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父母一方过世子女能否继承遗产,怎样分割?

3.7w浏览 #婚姻家庭 匿名 2020-04-16 河北唐山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5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从法律上说,被继承人死亡时,就是继承的开始,所以父母一方死亡,儿女和其他继承人都有要求继承其遗产的权利。因此,子女可以在父母一方死亡后依法提出继承遗产的要求,而不必等到父母双亡。
    但是按照我国传统的民间习惯,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健在时,一般并不马上发生继承遗产的问题,而要等到父母双亡后,才由子女继承、分割他们的遗产。父母还没有双亡就要求分家、分遗产是不孝的、不道德的。但是,这种观念是与《继承法》的规定相违背的。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是继承开始的惟一法定要件,所以父母一方死亡,儿女和其他继承人都有要求继承其遗产的权利。因此,子女可以在父母一方死亡后依法提出继承遗产的要求,而不必等到父母双亡。继承开始后,遗产即可以当即分割,也可以在其他适当的时间分割。但具体分割遗产的时间,要看具体情况,因为继承开始并不等于遗产分割的开始。现实生活中,有的子女在父或母一方死亡,一方健在的情况下,不愿提出继承,这样就可等待父母双亡后再继承。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父或母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还有的在世父母一方再婚又生育子女的,家庭成员增多,原有继承人财产权受到影响,特别是死者的子女与再婚的继父或继母没有形成抚养、赡养关系,致使出现有些继母或继父以及他们再婚的子女将死者的遗产隐匿、转移等等。
    当然,父母一方健在,另一方死亡,子女不要求继承遗产的,而是把遗产交于健在的一方保存,使之有精神和生活上的寄托,法律也是允许的,与我国风俗也是一致的。但是,有时候子女不及时要求继承,其继承权可能会受到侵犯。如父母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急于带遗产再婚的,如不尽快确定死者遗产范围,依法继承,子女应继承的份额可能就会被再婚的父母带走。有时,夫妻死亡时间可能相隔几十年,在这期间死者的遗产和继承人本身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如果不及时继承,会当事人的利益甚至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全文
    1 2020-11-19 17:50:52
  • 周皓律师
    周皓律师
    评分 4.9 服务1.3万人
    咨询我
    您好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发生遗产继承时,首先看有没有遗嘱,有遗嘱的话,根据遗嘱来继承;没有遗嘱的话,按照法律规定来继承。在法律规定中,所有继承人都有权利继承遗产的,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没有特殊情况,以上继承人是均等分割的。以上,就是我对您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有其他问题或者是需要法律帮助的话,具体情况可以电话详谈或者是面谈的。
    全文
    4 2020-04-17
  • 高雅慧律师
    高雅慧律师
    可以,父母的共同财产,该财产的一半作为遗产由继承人分割
    全文
    5 2020-04-17
  • 陈秦律师
    陈秦律师
    评分 5.0 服务3371万人
    咨询我
    无遗嘱的情况下,可以继承。
    全文
    7 2020-04-16
  • 袁帅律师
    袁帅律师
    您好,有没有遗嘱?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法定继承
    全文
    6 2020-04-1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查看剩余2条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南京尾号3491,1分钟前咨询问题
苏州尾号3532,2分钟前咨询问题
无锡尾号7818,3分钟前咨询问题
常州尾号5506,3分钟前咨询问题
南通尾号8238,3分钟前咨询问题
镇江尾号9145,3分钟前咨询问题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父母一方过世子女能否继承遗产,怎样分割?
一键咨询
  • 175****70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0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8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5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1****87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2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7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3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8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6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6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0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2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2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2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8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5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2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5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7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0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8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6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1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0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1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2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0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3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8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8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8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6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4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1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8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4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6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8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80****224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1****477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6****105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父母去世了遗产谁继承?
父母去世了,遗产可以由配偶、子女、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上述人员不存在的,可以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处理,但如果有遗嘱的,可以按照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来进行继承处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转给父母的钱离婚时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一)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转给父母的钱是用于正常赡养父母,且在合理范围内,这种情况视为夫妻对家庭义务的履行,不涉及财产分割问题。夫妻双方都有赡养各自父母的责任,在合理范围的赡养支出是正常的家庭支出。比如,按照当地生活水平和父母实际生活需求,每月定期给父母转一定金额用于日常生活开销等,这种就属于合理的赡养费用。
(二)要是转账金额巨大,超出了正常赡养的范畴,同时又未经配偶同意,另一方是可以主张这是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的。例如,一次性转给父母大笔款项,远远超过当地正常的赡养费用标准,且没有合理的用途说明,这种情况下,接受转账的父母账户中的钱可能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而进行分割。
(三)在离婚诉讼中,主张存在转移财产行为的一方要承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转账金额、时间、用途等情况异常,不符合正常的家庭支出逻辑。比如,提供银行转账记录证明转账金额巨大,转账时间集中在离婚前一段时间,且没有证据表明这笔钱是用于父母正常的生活、医疗等合理支出。

法律依据: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在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者需要进行调整。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43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父母去世后遗产怎么分割
父母去世后遗产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有配偶继承另一半财产,也可以按照法律继承顺序进行办理。办理时,继承人员有遗嘱的递交遗嘱,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按照同一继承人之间协商遗产的分配财产份额。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父母意外去世遗产怎么继承
父母意外去世的情况下遗产继承应该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的,除非在父母去世之前就已经立好了遗嘱或遗赠,父母立的遗嘱是合法有效的要按照遗嘱执行,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遗赠抚养协议分配遗产。法定继承的话,子女和父母的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分期付款房离婚如何分割
[律师回复] 婚前一方购买

- 产权登记在付款方名下:若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办理按揭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法院可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 产权登记在非付款方名下:一般视为对另一方的赠与,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未还清贷款为共同债务,具体分割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

婚后购买

- 夫妻双方共同购买:婚后夫妻双方共同按揭购买房屋,不管登记在一方还是双方名下,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由法院根据照顾子女、女方权益等因素判决。

- 一方以个人财产购买:婚后一方以个人财产出资买房,取得房产证的,属于购房者一方的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请求分割,但需有证据证明购房款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 父母资助子女购买:婚后双方父母资助子女买房,产权登记在一人名下,可认定双方按各自父母出资份额占有。一方父母出首付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首付部分为出资子女个人财产,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婚内一方父母资助子女买房,产权登记在另一方名下,一般认为是对双方的赠与,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特殊情况

- 双方都想要房子:若双方都想要房产所有权,可通过竞价方式,出价高者得房并补偿对方。

- 双方都不想要房子:可将房屋出售,分割售房款。
父母去世后未立遗嘱遗产如何继承?
如果父母去世之前没有订立遗嘱的话,其留下来的遗产则按照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顺序来进行继承。第一顺序是父母、子女、配偶。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具体的遗产分割由多方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下的话,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问题。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母亲去世继父分割财产怎么分?
如果母亲有遗嘱就按遗嘱继承;如果没有遗嘱,母亲和继父的夫妻共同财产先平均分割,继父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母亲的遗产。有遗嘱按遗嘱继承,无遗嘱按法定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