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微商遇到微信诈骗多少金额可以立案

帮助5人 4w浏览 #诉讼仲裁 匿名 2020-08-29 河南安阳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专业诉讼法务
    专业诉讼法务
    50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普通的诈骗罪。普通诈骗罪要达到数额较大,才满足立案条件。数额较大的起点,最高人民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为3000元以上,但全国大多数都高于这个标准,比如云南,诈骗罪“数额较大”的起点为5000元,具体要看所在省的规定。
    而对于微信等网络诈骗,全国统一的立案标准是3000元以上,不分地区。所以,微信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就可以去公安机关立案了。
    全文
    12 2020-08-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3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微商遇到微信诈骗多少金额可以立案
一键咨询
  • 南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7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8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6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0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5****8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4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1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1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5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6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0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5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5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8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3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2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1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0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7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6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5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8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5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5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4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6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7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8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8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7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0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8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5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4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3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3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0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35****408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8****885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924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遇到微商骗人怎么维权?
遇到微商骗人可以通过报警或者是起诉的方式维权,同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再进行一些网络方面的交易行为的时候,应当通过身份证件核实对方的信息,防止没有方式维权,并且尽量要求卖家以文字的形式来说明交易的细节等等。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遇到利用微信诽谤怎么办?
建议及时报案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遇到他人微博造谣能告吗?
遇到他人微博造谣是可以起诉到法院处理的,被别人在微博微博上的谩骂造谣的,可以提交相关恶意造谣的图片以及视频材料等,由司法机关来进行侦查处理,达到刑事责任标准还需要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遇到微信网络诈骗怎么报警
如发现被骗,要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网络上网页的截图等,然后尽快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点击网站之前,一定要仔细甄别正规网站与克隆网站,不要随意点击莫名弹出的网页链接。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遇到微信网络诈骗要怎么办
可以进行网络诈骗举报。网站提供注册举报和非注册举报两种方式。举报人登陆主页,可点击"用户注册"图标,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完成注册。注册举报人登陆后一次可举报多条线索,并可查询以往举报的处置情况。非注册举报人一次可举报一条线索。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签了一份协议,金额错了,可以不履行吗
[律师回复] (一)如果发现协议金额写错,不要直接不履行协议。因为通常情况下,仅仅金额写错不能成为不履行协议的正当理由。
(二)当协议因笔误等原因出现金额错误时,首要的做法是与协议相对方进行协商,争取更正协议中的金额条款。通过友好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对金额进行修改,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保持合作关系的稳定。
(三)从法律角度出发,若能证明金额错误属于重大误解的情形,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该协议。这里的重大误解,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在订立协议时,对涉及协议的重要事项,比如金额,存在错误认识,并且这种错误认识对其作出订立协议的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需要注意的是,在未经过法定程序,也就是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进行变更或者撤销之前,协议依然是有效的。这时候如果随意不履行协议,就可能构成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比如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等。
(五)因此,遇到协议金额写错的情况,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纠正金额错误的问题,而不是贸然停止履行协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相关协议未经法定程序撤销或变更前,协议对双方当事人仍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11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