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诽谤公司侵犯名誉权如何认定

帮助5人 4.7w浏览 #损害赔偿 匿名 2020-09-20 西藏林芝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林芝法务
    林芝法务
    77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诽谤公司侵犯名誉权如何认定问题解答如下,
    一、如何认定侵犯企业名誉权
    1、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违法
    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犯他人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权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名誉权。
    2、受害企业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
    包括降低了消费者、社会公众对法人商誉的社会评价。
    3、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二、侵犯企业名誉权赔偿的注意事项
    1、厘清企业名誉权与商誉
    企业名誉是指公众对企业人格的综合评价,其范围较为广泛,比如“富士康是否血汗工厂”的评价,而企业商誉是公众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累积的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的相关评价,企业商誉直接关联企业的市场形象、经济利益和市场份额的多寡。
    2、穷尽举证方式
    对此,可以遵循先损失、后收益、再酌定的举证思路。比如甲公司的商业诋毁使乙公司产品销量下降并致大面积退货。
    首先,乙公司在诉讼中如能证明销量同比下降及退货数量,则可直接计算出经济损失。
    其次,如果乙公司不能证明损失大小,则可举证证明甲公司的销量同比增长数乘以每件产品的合理利润(即甲公司所获利益)作为赔偿依据。在举证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民事证据制度中的证据披露、举证妨害、优势证据、专家证人、司法鉴定等手段协助查明相关事实。
    最后,如上述路径均不能达成,可请求酌情判定赔偿数额。
    3、考虑名誉侵权与不正当竞争的竞合
    在商业诋毁案件中,竞争主体散布损害竞争对手商誉的虚假事实,既可构成名誉侵权,也可构成不正当竞争。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具有直接或潜在的竞争关系。但是,路径的选择并非无足轻重。考虑到体系中传统民事法官与商事(知产)法官在审理案件类型、指导思想方面的不同,同等条件下选择以不正当竞争作为诉由更能维护被侵权企业的合法权益。
    全文
    12 2020-09-2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热门问答·损害赔偿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65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诽谤公司侵犯名誉权如何认定
一键咨询
  •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3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3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6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6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4****0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0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2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1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4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1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4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7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1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0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7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1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4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4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7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7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3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8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6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6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1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4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3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3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7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3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2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1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4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1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3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0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8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2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4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3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5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6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5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0****246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99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8****367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诽谤公司侵犯名誉权如何认定?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中国诽谤或侵犯名誉如何认定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侵犯名誉权,诽谤犯罪吗?
诽谤罪的构成,是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条件的。侵犯名誉权,诽谤犯罪吗?需要达到法律规定,如果仅是一般的诽谤,可能就只是侵犯名誉权,需要承担的是侵权责任。若情节严重,才会构成诽谤罪。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和名誉侵权的区别
诽谤与名誉侵权辨析 诽谤罪基于虚构且未经核实的事实,而名誉侵权则涉及法律禁止公开的内容,即使属实。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主体,但可作为名誉侵权受害者。诽谤需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可包括过失。善意检举、揭发或批评中的失真不应定为诽谤罪。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侵犯名誉权和诽谤区别
一、侵害名誉权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三、诽谤罪的危害结果,是对社会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虽然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