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应该怎么区别赠与合同与好意施惠

帮助5人 3.4w浏览 #合同事务 匿名 2020-09-25 吉林辽源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专业案件顾问
    专业案件顾问
    20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如何区别赠与合同与好意施惠
    在实务中,对意思表示最难判断的就是效果意思的有无,这实际上还牵涉到民事法律关系成立与否的判定问题。我们可以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区别为例来探讨之。以当事人之间有无对价的给付为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将契约作有偿与无偿之分。无偿合同是当事人从对方取得利益,而无需支付对价的契约。实务中有一些貌似好意施惠但实为有偿契约的情形,如:甲、乙、丙、丁为同事,同住一小区,为节约费用,四人约定轮流开车上班。这种乘车费用的给付方式有一定的隐蔽性,“免费”乘坐他人汽车是以自己按约定接替他人为代价,所以该契约为双务有偿。而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相同之处在于无偿性和施惠性,区别在于好意施惠的当事人间就其约定欠缺法律上行为的法律效果意思,无受其约束的意思。也就是说,好意施惠之人向相对方所作表示,无意接受法律之约束,因此好意施惠是于法律关系之外的关系。
    从概念上进行比较,两者似乎泾渭分明,但在实务上多将好意施惠关系当成无偿合同来处理。实际上两者权利义务相差甚巨,准确理解和掌握二者区别至关重要。
    1、判断标准一——效果意思。
    考查当事人之间是否有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效果意思。此处的效果意思专指表示上的效果意思,即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的表示行为所推断的效果意思。表示上的效果意思实为对内心意思的一种猜测,具有不确定性。例如,甲驱车到A地办公,因乙是A地人,近日将返家,便邀其同行,甲是否有意与乙缔结无偿运输契约之合意?无法明判。有学说认为不受法律约束的意思,当事人得明示之,如表示其所约定的乃属“君子协定”。将“明示”作为区分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标准之一是可行的,但显非唯一标准也不宜将其绝对化,因为它隐含着将大量的好意施惠关系归入无偿合同之嫌。假如乙在运输途中因意外死亡,则甲将因《合同法》第302条、第290条所确立的无过错归责和安全运输到目的地义务的违反而承担赔偿责任,这是显不公平的。
    2、判断标准二——公平原则。
    解释当事人之意思表示应斟酌当事人利益关系和公平原则。在上例中,甲邀乙免费乘运本无利益可言,若再科以合同义务,有违公平。故甲与乙之间为好意施惠关系。结合当事人利益来识别关系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社会稳定之利益衡量。
    例如德国的一个判例:
    A、
    B、
    C、D和E五人组成彩券投资会,每周每人投资10马克由E负责购买彩券并填写固定号码,因E的过失,某周末购买彩券误填号码,错失中奖10万马克的机会,
    A、
    B、
    C、DE请求赔偿。德国联邦认为,要使E承担此种可能危及生存的责任,实不符合此种共同投资彩券关系,若事先虑及此问题,没有任何成员愿意承担此种危险。基于此种认识,德国联邦认为约定E购买彩券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3、判断标准三——交易习惯。
    结合交易习惯来理解。交易习惯,是指某种存在于交易中的行为习惯和语言习俗。这种习惯或者习俗通常出现在某个特定的交易参与人阶层,该交易阶层的成员通常都遵守这些习惯和习俗。对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区分之关键,是对当事人主观意思的识别。施惠人为意思表示时知道或应知道而没有明示排斥交易习惯者,可以认为意思表示者愿意遵从交易习惯,从而使双方之间本为好意施惠的关系变成无偿合同关系。当事人自愿负法律上之义务,法不禁止,这也符合意思自治的原则。
    好意施惠关系既然不属于契约,无法律上的拘束力,相对人自不能基于施惠之表示而请求施惠人履行。例如,甲虽表示愿意赴A地时捎带乙,但乙不能主张有搭乘便车的权利。是否施惠,也以甲的主观为唯一的任意条件。但在乙搭乘便车到A地后,甲不能主张不当得利。此时甲的施惠表示为乙取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
    但纯粹的施惠关系,也不能完全排除契约以外的责任存在的可能。甲免费搭乘乙到A地,虽不负运输契约上的安全运送义务,但是侵权行为法上的对他人人身安全保障义务仍不能免除,其以“病车”上路或者自己酒后驾车造成车祸,乙可以侵权行为法为请求权基础请求甲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好意施惠的情况下侵权责任是否可以缓和或减轻,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好意施惠的无偿性决定所施之惠与侵权行为法所保护之法益不具有对价性,施惠之价值不足以使侵权人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主观状态下免除或减轻责任。但在行为人主观为一般过失或轻过失,且所损害之利益不大的情况下,考虑到好意施惠为道德所弘扬,可以酌情减轻或免除赔偿责任,此符合公平原则之精神。
    全文
    8 2020-09-2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4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应该怎么区别赠与合同与好意施惠
一键咨询
  • 147****71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8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6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4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4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松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0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四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0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2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1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四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3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6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3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1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4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5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6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8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3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2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4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3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四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1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1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1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8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8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1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5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5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0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8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1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0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2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3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8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3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88****187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872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8****498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区别赠与合同与好意施惠?
主体要求不同。在好意施惠行为中,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备和合同所要求的行为能力,而在无偿合同中,合同主体的施惠一方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义务。性质不同。纯粹的好意施惠行为既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而且也不是准法律行为,而是由道德、习惯等法律规则以外的社会规则调整的社会层面的行为。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好意施惠赠与的区别是什么?
好意施惠赠与的区别是:行为对象的不同,对于好意施惠行为,其行为对象是人,而赠与的对象一般可以是人或者物体,并且两者的利益关系也是不同的,好意施惠一般是双向的原因,而赠与是单向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好意施惠行为与赠与的区别是什么?
好意施惠行为与赠与区别是行为对象及涉及的利益关系不同。好意施惠行为,其行为对象是人的行为,而赠与行为,其对象是行为指向的物,单纯的一个行为是不能成为赠与合同的标的。与法律行为不同,好意施惠的行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为,但行为人不具有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好意施惠与附条件赠与有哪些区别?
好意施惠与附条件赠与的区别主要是被给予者是否具有可以处分该财务的权利,好意施惠的情形一般会发生在邻里之间,此种行为一般是不会附加条件的,但是赠与则不同,为了防止任何的主体实施侵害自己权益的行为,一般赠与都是附加条件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好意施惠和赠与合同有什么区别?
好意施惠和赠与合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好意施惠一般没有限定特定规定主体,邻居、同事、路人以及亲属等都可以是好意施惠的对象,但是无偿赠与者一般是自己的亲属,或者是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的主体,并且在签署无偿赠与的合同之后,依旧是需要纳税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