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帮助5人 4.8w浏览 #交通事故 匿名 2020-10-02 陕西渭南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律图专业法务团队
    律图专业法务团队
    66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当前,在刑法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条文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伤严重,但并未死亡,如抢救及时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为人不采取积极的救护措施,并逃离事故现场,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的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也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
    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的情况,就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情节的规定。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出,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在这里显得非常关键。因此,客观的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以及就此类案件如何定罪就显得非常重要。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作为该罪的核心。其潜在的含义是指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肇事后果。然而,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故意行为可以转化为过失行为,过失行为也可以转化为故意行为。随着主观心理态度的变化,行为的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因此,在处理“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时,就要特别注意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及其变化情况。尤其要注意查明行为人肇事后对自己交通肇事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因而,笔者对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在理论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行为人因逃逸过失致使受伤者死亡。这种情况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者只受轻伤,凭自身经验武断地认为不会出现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还有一种情况,即行为人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逸,致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这两种情况,都是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抱有侥幸心理,过于自信,因而成立过失的罪过,即过失致被害者死亡。
    2.行为人肇事致人重伤后逃逸。在当时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其逃逸后,被害人可能会因伤而致死,但是为了立即逃离现场以逃脱罪责,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听之任之,放任的态度。也就是行为人既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补救,同时也不希望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就是间接故意。
    3.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罪责,毁灭罪证,故意将被害人移至丛林、沟壑等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而后逃逸,使被害人失去被抢救的机会而引起死亡。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被害人若不及时救助,必然会出现死亡的结果,却为逃脱罪责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对于这种必然的情形,行为人对救助责任的构成直接故意犯罪。
    (二)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肇事问题。这种情况,行为人在主观上会有以下几种罪过形式。
    第一种,即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又以同样的过失继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行逃逸,对先前违反的注意义务明知故犯而造成第二次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受伤者死亡的罪过形式符合间接故意的要求。
    第二种,即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为逃脱罪责在驾车夺路逃跑时,不顾他人安全而撞轧他人致死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构成直接故意。
    全文
    13 2020-10-0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38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一键咨询
  • 158****54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8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2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6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3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6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3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2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汉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8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2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1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8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4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2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5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1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1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0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1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1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2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榆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8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2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8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0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6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5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4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0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3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1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7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0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7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3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3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4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0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3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榆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4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2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6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0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78****268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4****726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663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什么叫因逃逸致人死亡?
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对受害人未履行救治的义务,选择了逃逸导致受害人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而死亡。肇事逃逸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什么叫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下面将为您答疑解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因逃逸致人死亡判多久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因逃逸致人死亡判多久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什么叫因逃逸致人死亡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什么叫因逃逸致人死亡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因逃逸致人死亡判多久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逃逸行为与受害者的死亡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刑法上构成了交通肇事罪的从重情节。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我父亲的姐姐想以我父亲的名义购买车辆,车辆户籍落在我父亲名下,贷款由我父亲每月承担,期限两年,两年后我父亲再将车辆过户给我父亲姐姐,购买车的款项及利息购买车当日一次支付给我父亲,并做好协议说车辆出事与我父亲无关,但车辆由我父亲的姐姐使用,我父亲的姐姐想以此换取国家的购车财政补贴,我想知道这样如果车辆出现重大交通安全事件的时候我父亲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律师回复] 如果车辆出现重大交通安全事件,你父亲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具体如下:

- 一般情况下由使用人担责:根据《民法典》第1209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你父亲的姐姐是车辆实际使用人,一般情况下若发生交通事故,首先由她承担责任。

- 车主有过错时需担责: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如你父亲知道或应当知道车辆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知道或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知道或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药或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等情况,你父亲需承担相应责任。

虽然你父亲和姐姐可能会签订协议说车辆出事与你父亲无关,但该协议一般仅在他们两人之间有效,不能对抗第三人。如果因车辆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失,受害者仍可能要求登记车主即你父亲承担责任,你父亲承担责任后可依协议向你父亲的姐姐追偿。
因逃逸致人死亡怎样认定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因逃逸致人死亡怎样认定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