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者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是针对正当防卫而言。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防卫过当在量刑时应当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确定防卫过当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最时要注意:
(一)正确确定罪名。防卫过当不是一种的犯罪形式。刑法分则条文也没有防卫过当的罪状和罪名,因此不能定“防卫过当罪”,也不能前边冠以“防卫过当”的种种罪名。应当根据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款来确定罪名,是什么罪就定什么罪。如故意伤害罪、过失伤害罪、故意罪、过失罪等等。将防卫过当的情节在判决理由中加以阐明,从而在量刑时作为一个重要情节来考虑,并按照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予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要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为防卫人实施的防卫目的,不是为了犯罪,而是为了制止违法犯罪,以保护公和其他合法权益,他在主观上没有实施危害社会的故意。决不能把防卫人为制止不法侵害而有目的地对侵害者故意实行防卫,同刑法上的故意犯罪相混淆。因为在通常情况下,防卫人处在与犯罪分子紧张对峙、激烈搏斗之际,速作出判断,往往不是由防卫人任意选择的,防卫人由此所产生的主观方面的疏忽,导致防卫过当,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结果,只能是一种过失行为。所以,绝大多数防卫过当是过失犯罪。但是,不能排除在少数情况下,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是不适时的或者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而对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的防卫过当所造成的损害结果,就不是过失所致,而是故意实施的,是属于故意犯罪。
(三)量刑要适当。对防卫过当案件,在处理时要考虑:
(
1)防卫人的目的是保护公共利益、他人或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
2)过当的行为和结果与必要限度的差距大小;
(
3)防卫人主观心理状态和当时的处境;
(
4)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依照刑法分则的具体条款,依法减轻或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