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虐待致人轻伤和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区别

帮助5人 4.9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20-10-11 新疆喀什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平台特邀法务
    平台特邀法务
    99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是一个一般规定,在符合其他法定罪的构成要件的情况下,优先定其他特定罪。虐待罪(刑法第260条),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虐待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这一点很特殊),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家庭成员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成员构成:
    1、由婚姻关系的形成而出现的最初的家庭成员,即丈夫和妻子。夫妻关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是最初的家庭关系,它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间的关系,如果形成一种收养关系,则就成为家庭关系,它实质既为因收养关系而发生在家庭关系,也为因婚姻而发生的家庭关系。
    2、由血缘关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员,这是由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家庭成员,包括两类:其
    一,由直系血亲关系而联系起来的父母、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以及祖父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他们之间不因成家立业,及经济上的分开而解除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其
    二,由旁系血亲而联系起来的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等家庭成员,但是,他们之间随着成家立业且与原家庭经济上的分开,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这里例外的是,原由旁系血亲抚养的,如原由兄姐抚养之弟妹,不因结婚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资格。
    3、由收养关系而发生的家庭成员,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这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
    4、在现实生活中,还经常出现一种既区别于收养关系、血亲关系,又区别于婚姻关系而发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某甲是位孤寡老人,生活无着落,乙丙夫妇见状而将甲领回去,自愿试行一种决非法律意义上的赡养义务。一经同意赡养,甲就成了乙丙家的一个家庭成员。只有基于上述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收养关系等方面取得家庭成员的身份,方能成为虐待罪之侵害对象,这也是此种犯罪行为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虐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虐待行为不等同于伤害行为,但很类似有重合部分)
    1、要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方式而言,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禁闭、讽刺、谩骂、侮辱、限制自由、强迫超负荷劳动等,又包括消极的,如有病不给治疗、不给吃饱饭、不给穿暖衣等,但构成本罪,不可能是纯粹的。单纯的不给饭吃、不给衣穿或有病不给治疗,构成犯罪应是遗弃罪。就内容前言,既包括肉体的摧残,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疗等,又包括精神上的迫害,如讽刺、谩骂、人格、限制自由等,不论其内容如何,也不论具方式怎样,是交替穿行,还是单独连续进行,都不影响本罪成立。
    2、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这是构成本罪虐待行为的一个必要特征。偶尔的打骂、冻饿、赶出家门,不能认定为虐待行为。
    3、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所渭“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论处。主观方面:如果行为人出于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残和折磨的故意,在实施虐待行为过程中,造成被害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其行为构成虐待罪,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则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不构成虐待罪。
    全文
    9 2020-10-1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77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虐待致人轻伤和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区别
一键咨询
  • 乌鲁木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3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1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1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克拉玛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4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0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6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2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1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2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3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2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3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4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0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4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3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3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1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2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6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3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7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7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0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4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6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4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2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6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4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3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4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5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7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4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5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1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5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2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0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6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88****446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2****634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2****409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虐待致人死亡怎么办
我国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如频繁殴打、束缚、饥寒交迫、限制自由、侮辱人格、拒医或强迫超负荷工作等,造成身心严重摧残,情节恶劣者,将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致重伤或死亡,则处二至七年有期徒刑。法院将依法严惩此类犯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虐待罪致人死亡如何判刑
虐待罪致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二款规定,行为人犯虐待罪,同时造成了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可以在2年-7年有期徒刑之间,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虐待罪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虐待罪致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二款规定,行为人犯虐待罪,同时造成了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可以在2年-7年有期徒刑之间,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虐待罪和虐待被监护人罪怎么处罚
虐待被监护或受照护者,特别是未成年人、老年人、重病患者和残疾人等,一旦构成犯罪,将受到刑事追究。根据法律规定,故意虐待者将面临至少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我们坚决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严惩虐待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虐待老人什么罪
虐待老人若涉及法定监护或看护责任,可能构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根据规定,虐待家庭成员致恶劣情节者,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重伤、死亡者,刑期二至七年。 对于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涉及未成年人、老年人等法定监护或看护义务者,可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拘留。 具体量刑需综合案件情节判断。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