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环境保护法与行政诉讼法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有什么区别?

帮助5人 3.2w浏览 #行政类 匿名 2020-10-12 山西临汾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行政纠纷法律通
    行政纠纷法律通
    29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污染损害赔偿提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关于环境问题的行政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两种: 
    ①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15天;
    ②直接向人民的,诉讼时效为3个月。《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15天。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规定了30天的诉讼时效。您所说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不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如果你提起的是侵权诉讼,向污染环境的个人或者法人索赔那么适用《环保法》关于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如果你提起的是行政诉讼,是基于对行政决议不服,那么适用行政诉讼法,希望能帮到你。
    全文
    7 2020-10-1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5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环境保护法与行政诉讼法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有什么区别?
一键咨询
  •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3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6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3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0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4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5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7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4****31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5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8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0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3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1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8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1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1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8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7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3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5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8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2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4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4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8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2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0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2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3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6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3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5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2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0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7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2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8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4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6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4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6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8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8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6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8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81****317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66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4****346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什么是环境保护行政诉讼?
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审理并裁决环境行政相对人对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不服的诉讼请求的司法执法活动就属于环境保护行政诉讼。提出环境行政诉讼的目的,可能会为了获得行政赔偿、或者是想变更、撤销环境保护部门实施的行政行为。
10w+浏览
环境保护
环境行政诉讼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诉讼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区别是二者的主体不同,环境行政诉讼的主体是平等民事主体起诉公权力机关,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提起行政诉讼,因此二者之间虽然长相相似,但实际上存在区别。
10w+浏览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法》行政诉讼期限是多久?
环境行政诉讼期限是三年,此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如果超过了此期限,当然也可以提出诉讼请求,但对于超期提出,并且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超期理由的情形,诉讼请求有可能会被驳回。
10w+浏览
环境保护
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时效为多久?
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时效为六个月,需要当事人在做出行政行为的六个月之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是因不动产提起诉讼案件的,那么对于最长的时间是不能超过二十年;这就要看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
10w+浏览
环境保护
新环境保护法行政诉讼时效多久?
诉讼时效为六个月,计算时效的时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最长的诉讼时效二十年,仅仅适用于不动产引发的行政纠纷,如果是其他的案件按照一般原理处理。
10w+浏览
环境保护
离婚诉讼注意什么事项和规定
[律师回复] (一)诉讼主体资格方面
    1. 要确保提起离婚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婚姻关系里的其中一方当事人,而且要清楚明确地指出被告是谁。因为只有婚姻关系的当事人才能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提出诉讼主张,明确的被告也是诉讼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2. 要是离婚案件涉及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由于他们不能独立进行诉讼活动,就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来代理诉讼。法定代理人要依法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诉讼的正常进行。

(二)证据方面
    1. 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在离婚诉讼中至关重要。例如分居证据,像双方签订的分居协议、一方在外租房居住的租房合同等,都能证明夫妻双方分居的事实;如果存在家庭暴力的情况,报警记录可以显示当时的报案情况,医院的诊断证明能说明受伤的程度等,这些都是有力的证据;要是发现对方有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照片可以直观呈现相关情况,证人证言也能从侧面证实事实。
    2. 在财产分割问题上,需要提供详细的财产清单,清楚列出夫妻双方的财产情况,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产权证明,比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来证明财产的归属。如果涉及到夫妻共同债务,就需要提供债务形成的相关证据,比如借款合同、转账记录等,以便法院准确判断债务的性质和分担情况。

(三)程序方面
    1. 通常情况下,要向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这是为了方便法院送达诉讼文书、调查取证以及后续的审理工作。
    2. 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先进行调解,这是法定的必经程序。调解的目的是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协商解决纠纷,达成和解协议。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3. 要是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通过上诉可以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