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债务人将财产赠予他人,债权人是否可以行使撤销权

帮助5人 4.5w浏览 #债权债务 匿名 2020-10-28 四川内江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平台特邀法务
    平台特邀法务
    16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
    ds
    bygoogle=widow.
    ds
    bygoogle||[]).push({});2007年初,我与曾某合伙经营生意,因对市场行情判断失误,严重亏损,至2008年9月散伙结算,两人共欠外债28万元。债主多次催讨,而曾某资金紧张,我一人还清了这28万元欠款。此后,曾某口头答应设法尽快归还由我为其偿还的应由其分担的14万元债务。然而,曾某背着我,于2009年1月将其在合伙前购买的一套现价值26万余元的住房无偿赠与给与其离婚后尚未再婚的前妻温某,并于2009年2月办理了产权转移手续,以备今后复婚。该住房是曾某的主要财产。我现得知此事后,向曾某讨债,被其回绝说,他的住房已归温某,已无财产偿还14万元债务。请问:我是否有权要求撤销该赠与行为四川助民律师事务所律师左明达:这里主要涉及合同保全中的债权人撤销权问题。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危害债权实现的行为,为保全债权,有请求人民撤销该行为的权利。曾某应当分担与俞先生的合伙债务,但因其无支付能力,而未清偿。曾某拥有价值26万余元的住房,且该住房为其主要财产,而他明显为了避免将此住房抵债,有意将该住房赠与温某。这种出于为了逃避债务的目的而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已经危害了俞先生债权的实现。因此,俞先生有权请求撤销曾某赠与温某住房的行为,使之归于无效。同时,《合同法》第75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俞先生应在其知道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全文
    12 2020-10-28
    1对1在线咨询,最快9秒响应
    还有疑问?咨询可得专业解决方案
    1对1在线咨询,最快9秒响应
    还有疑问?咨询可得专业解决方案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44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债务人将财产赠予他人, 债权人是否可以行使撤销权
一键咨询
  • 155****88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2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7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8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2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7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0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6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3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4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8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6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4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1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1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0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4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2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3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3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5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4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3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4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5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2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0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3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4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3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0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6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3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4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8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6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4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1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1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0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4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2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3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3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5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4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3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4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5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2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0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3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4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3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80****438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240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765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438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240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765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438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240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765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都有哪些?
1、客观要件,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该要件包含以下意思1、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合同行为还是单方法律行为,是有偿还是无偿,在所不问。但事实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不在此列。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债务人将房产赠予子女怎么办
1w浏览2025-06-22
请问一下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都有哪些
[律师回复]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并且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否有偿而有所不同。
1、客观要件
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该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1)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合同行为还是单方法律行为,是有偿还是无偿,在所不问。但事实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不在此列。因为事实行为无从撤销,无效民事行为无须撤销。其他的行为,诸如诉讼上的和解等凡属于处分债务人财产的行为又是可撤销的,皆属之。
(2)债务人的行为须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财产行为。债务人所为的不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或者虽以财产为标的,但不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行为(如放弃受遗赠),不得撤销。
(3)须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所谓有害债权,是指债务人的行为足以减少其一般财产而使债权不能完全受清偿。若债务人为其行为虽使其财产减少但仍不影响其对债权的清偿时,债权人自不能干涉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否害及债权,应从两方面考察。一方面债务人因其行为而使其无资力清偿债权。
2、主观要件
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主观要件,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对于撤销权的主观要件,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有偿或无偿而有所不同。若为有偿行为,则须债务人为恶意,债权人的撤销权才成立,受益人为恶意时,债权人才得行使撤销权。而对于无偿行为,则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恶意为要件。因债务人无资力而为无偿行为,其有害债权,至为明显,况且无偿行为的撤销,仅使受益人失去无偿所得的利益,并未受其他损害,法律理应先考虑保护债权受危害的债权人利益而不应先保护无偿取得利益的第三人。
债务人有无恶意,一般应实行推定原则,即只要债务人实施行为而使其无资力,就推定为有恶意。至于受益人的恶意,则应由债权人证明。受益人的恶意以其知道其所为有偿行为会害及债权为已足,而不须对债务人有害及债权的串通。
4.8w浏览
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将财产赠予他人
10w+浏览2024-11-19
债权人把房子赠予他人怎么办
1w浏览2025-04-15
请问一下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都有哪些
[律师回复]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并且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否有偿而有所不同。
1、客观要件
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该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1)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合同行为还是单方法律行为,是有偿还是无偿,在所不问。但事实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不在此列。因为事实行为无从撤销,无效民事行为无须撤销。其他的行为,诸如诉讼上的和解等凡属于处分债务人财产的行为又是可撤销的,皆属之。
(2)债务人的行为须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财产行为。债务人所为的不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或者虽以财产为标的,但不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行为(如放弃受遗赠),不得撤销。
(3)须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所谓有害债权,是指债务人的行为足以减少其一般财产而使债权不能完全受清偿。若债务人为其行为虽使其财产减少但仍不影响其对债权的清偿时,债权人自不能干涉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否害及债权,应从两方面考察。一方面债务人因其行为而使其无资力清偿债权。
2、主观要件
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主观要件,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对于撤销权的主观要件,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有偿或无偿而有所不同。若为有偿行为,则须债务人为恶意,债权人的撤销权才成立,受益人为恶意时,债权人才得行使撤销权。而对于无偿行为,则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恶意为要件。因债务人无资力而为无偿行为,其有害债权,至为明显,况且无偿行为的撤销,仅使受益人失去无偿所得的利益,并未受其他损害,法律理应先考虑保护债权受危害的债权人利益而不应先保护无偿取得利益的第三人。
债务人有无恶意,一般应实行推定原则,即只要债务人实施行为而使其无资力,就推定为有恶意。至于受益人的恶意,则应由债权人证明。受益人的恶意以其知道其所为有偿行为会害及债权为已足,而不须对债务人有害及债权的串通。
4.8w浏览
夫妻共有财产,一方有权将遗产赠予他人吗
夫妻共有财产处置需双方同意:未经协商,一方不能擅自遗嘱赠予;如经共识,可将个人份额列入遗嘱。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处置权,仅能处分个人部分,不能随意处置对方份额。
1w浏览2024-06-13
请问一下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都有哪些
[律师回复]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并且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否有偿而有所不同。
1、客观要件
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该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1)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合同行为还是单方法律行为,是有偿还是无偿,在所不问。但事实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不在此列。因为事实行为无从撤销,无效民事行为无须撤销。其他的行为,诸如诉讼上的和解等凡属于处分债务人财产的行为又是可撤销的,皆属之。
(2)债务人的行为须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财产行为。债务人所为的不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或者虽以财产为标的,但不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行为(如放弃受遗赠),不得撤销。
(3)须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所谓有害债权,是指债务人的行为足以减少其一般财产而使债权不能完全受清偿。若债务人为其行为虽使其财产减少但仍不影响其对债权的清偿时,债权人自不能干涉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否害及债权,应从两方面考察。一方面债务人因其行为而使其无资力清偿债权。
2、主观要件
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主观要件,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对于撤销权的主观要件,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有偿或无偿而有所不同。若为有偿行为,则须债务人为恶意,债权人的撤销权才成立,受益人为恶意时,债权人才得行使撤销权。而对于无偿行为,则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恶意为要件。因债务人无资力而为无偿行为,其有害债权,至为明显,况且无偿行为的撤销,仅使受益人失去无偿所得的利益,并未受其他损害,法律理应先考虑保护债权受危害的债权人利益而不应先保护无偿取得利益的第三人。
债务人有无恶意,一般应实行推定原则,即只要债务人实施行为而使其无资力,就推定为有恶意。至于受益人的恶意,则应由债权人证明。受益人的恶意以其知道其所为有偿行为会害及债权为已足,而不须对债务人有害及债权的串通。
4.8w浏览
债权人在债务人将房产赠与继女时该怎样维权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这属于无效赠予。赠予行为发生在债务之后,且受赠人与债务人有利害关系,不属于善意第三人,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赠予合同即可。
1w浏览2025-02-13
请问一下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都有哪些
[律师回复]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并且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否有偿而有所不同。
1、客观要件
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该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1)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合同行为还是单方法律行为,是有偿还是无偿,在所不问。但事实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不在此列。因为事实行为无从撤销,无效民事行为无须撤销。其他的行为,诸如诉讼上的和解等凡属于处分债务人财产的行为又是可撤销的,皆属之。
(2)债务人的行为须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财产行为。债务人所为的不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或者虽以财产为标的,但不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行为(如放弃受遗赠),不得撤销。
(3)须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所谓有害债权,是指债务人的行为足以减少其一般财产而使债权不能完全受清偿。若债务人为其行为虽使其财产减少但仍不影响其对债权的清偿时,债权人自不能干涉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否害及债权,应从两方面考察。一方面债务人因其行为而使其无资力清偿债权。
2、主观要件
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主观要件,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对于撤销权的主观要件,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有偿或无偿而有所不同。若为有偿行为,则须债务人为恶意,债权人的撤销权才成立,受益人为恶意时,债权人才得行使撤销权。而对于无偿行为,则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恶意为要件。因债务人无资力而为无偿行为,其有害债权,至为明显,况且无偿行为的撤销,仅使受益人失去无偿所得的利益,并未受其他损害,法律理应先考虑保护债权受危害的债权人利益而不应先保护无偿取得利益的第三人。
债务人有无恶意,一般应实行推定原则,即只要债务人实施行为而使其无资力,就推定为有恶意。至于受益人的恶意,则应由债权人证明。受益人的恶意以其知道其所为有偿行为会害及债权为已足,而不须对债务人有害及债权的串通。
4.8w浏览
请问一下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都有哪些
[律师回复]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并且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否有偿而有所不同。
1、客观要件
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该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1)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合同行为还是单方法律行为,是有偿还是无偿,在所不问。但事实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不在此列。因为事实行为无从撤销,无效民事行为无须撤销。其他的行为,诸如诉讼上的和解等凡属于处分债务人财产的行为又是可撤销的,皆属之。
(2)债务人的行为须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财产行为。债务人所为的不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或者虽以财产为标的,但不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行为(如放弃受遗赠),不得撤销。
(3)须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所谓有害债权,是指债务人的行为足以减少其一般财产而使债权不能完全受清偿。若债务人为其行为虽使其财产减少但仍不影响其对债权的清偿时,债权人自不能干涉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否害及债权,应从两方面考察。一方面债务人因其行为而使其无资力清偿债权。
2、主观要件
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主观要件,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对于撤销权的主观要件,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有偿或无偿而有所不同。若为有偿行为,则须债务人为恶意,债权人的撤销权才成立,受益人为恶意时,债权人才得行使撤销权。而对于无偿行为,则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恶意为要件。因债务人无资力而为无偿行为,其有害债权,至为明显,况且无偿行为的撤销,仅使受益人失去无偿所得的利益,并未受其他损害,法律理应先考虑保护债权受危害的债权人利益而不应先保护无偿取得利益的第三人。
债务人有无恶意,一般应实行推定原则,即只要债务人实施行为而使其无资力,就推定为有恶意。至于受益人的恶意,则应由债权人证明。受益人的恶意以其知道其所为有偿行为会害及债权为已足,而不须对债务人有害及债权的串通。
4.8w浏览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