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电动车的限制

帮助5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匿名 2020-11-06 贵州毕节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专业辩护法务
    专业辩护法务
    77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解答如下, 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毕竟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规定不尽相同,所以明确身份关系到法律的适用问题。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所以判定电动车属于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主要取决于驱动方式、最高时速以及车重。结合《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以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于电动自行车以及摩托车的规定,时速20以下且车重不大于40的判定为非机动车,而最高设计时速在20-50之间且车重大于40的判定为轻便摩托车,最高设计时速大于50的统统判定为摩托车。所以按照法理来讲,目前绝大多数电动车均属轻便摩托车范畴,所以在定性上还是属于机动车的。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绝大多数均按照非机动车处理。虽然法理如此,但是各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对于电动车都是按照非机动车的管理办法来执行。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道路上95的电动车都是违规上路行驶,所以鉴于现实情况,笔者暂且以实际情况为准,按照非机动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说明。关于电动车速度的问题 之前由于电动车新国标迟迟未能出台,再加上各路媒体和大的轮番科普,电动车20的速度限制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电动车的限速真的就是20。实际上,20只是标准中对于电动自行车和轻便摩托车两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划分,并非电动车实际道路上应该遵守的限速标准。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节第58条的描述,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讲真,15的限速在现实中甚至连摩拜都干不过,所以即便法规中有规定,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并遵守这一规则。关于电动车过马路的问题 过马路走斑马线,这恐怕是每一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事情,所以很多电动车用户在过马路时也会与行人在斑马线上混行。 实际上,目前我国对于电动车的管理非常混乱,上述这些法律法规很多电动车用户甚至是闻所未闻,而在各地的执法实践中,也鲜有因为超速、违规载人载物、未按规定推行横穿马路等受到处罚的案例。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模糊的身份定位、不具备可执行性的法律规定以及粗放式的执法管理都无法与电动车这样一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交通工具向匹配,这也进一步造就了当下的交通乱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法治中国道路上我们需要恪守的准则。治理电动车乱象,我们首先要重新定义电动车,让新国标尽快出台,明确其身份,同时将现行法律法规中不具备可行性、与当前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的条款尽快修订。 兼顾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和道路交通安全,之后广大电动车驾驶员应主动了解、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法部门通过科学手段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方面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让电动车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全文
    13 2020-11-0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7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电动车的限制
一键咨询
  •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2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5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1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1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4****05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7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2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3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6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1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0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7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2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0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7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2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8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2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7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0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3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0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8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7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2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7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2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5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4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3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6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0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3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7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6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35****906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252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368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道路交通安全法乡道路
《乡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涉及我国道路交通的多个法律与法规,包括《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机动车登记办法》《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以及《交通违章处罚程序规定》等。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道路范围包括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所涵盖的道路范围关于道路交通管理中“道路”所涵盖范围的明确定义为:所谓的“道路”,特指各级公路、城市内及单位管辖区域范围内但同时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当然还包括如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可供公众广泛使用的通车区域。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安置房户主去世没有房产证怎么无子女
[律师回复] 安置房户主去世且无子女、没有房产证时,房产处理方式如下:
确定继承关系
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若户主生前立有遗嘱或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明确指定了房产的归属,那么按照遗嘱或协议执行。比如,户主在遗嘱中写明将安置房赠予照顾他多年的邻居,或者与某一组织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该组织负责其生养死葬,房产归该组织所有,这种情况下就应尊重户主的意愿。
无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父母继承;若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若所有法定继承人都不存在,那么该房产将归国家所有;如果逝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的成员,房产归该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收集证明材料
身份及关系证明:收集能证明继承人身份以及与户主亲属关系的材料,如户口本、结婚证、公安机关或居委会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等。
房产相关材料:收集拆迁安置协议、安置证明、入住通知、物业费及水电费等缴费凭证、购房合同等,用以证明安置房的来源及归属。
死亡证明:由医院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主死亡证明。
办理继承手续
继承公证:所有继承人携带上述证明材料前往当地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公证,公证处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可能还会对继承人进行询问,以确认继承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核通过后,会出具继承公证书。
法院诉讼:若继承人之间对房产继承存在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进行判决,确定房产的继承人及继承份额。
后续房产证办理及过户
房产证办理:在确定继承人后,待安置房符合办理房产证的条件时,继承人可以持相关材料,如继承公证书、法院判决书、拆迁安置协议等,向当地的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
房产过户:房产证办理完成后,继承人再按照正常的房产过户程序,将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
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车横穿马路有何法律规定
在未签署明确协议或合同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判定原则如下:一方过失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双方或多方过失,根据影响及过失程度分别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无直接过失为交通意外,各方均无责任;故意制造事故者承担全部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车横穿马路有何法律规定
电动车横穿道路交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一)若因双方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酿成了道路交通事故,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二)若因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的过失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按照他们的行为对于事故发生所起的影响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划分,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平等责任及次要责任;(三)在各方均未产生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情况下,如果这是一个纯粹的交通意外事件,则各方都不应负有任何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2025年中国新《婚姻法》全文,想了解新婚姻法对于离婚财产分割有哪些新的规定?
[律师回复] 中国并没有单独的新《婚姻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第五编“婚姻家庭”对婚姻相关事宜进行了规定。

关于离婚财产分割,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

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等。

2.?如果是婚前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归该方所有。

3.?夫妻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如出轨等,无过错方可以适当多分一些财产。

4.?在分割财产时,会考虑到子女的抚养问题。如果一方抚养孩子,在财产分割上可能会适当照顾。

例如,夫妻一方擅自拿共同财产打赏主播且挥霍离谱的,离婚分财产时,法院可能会让打赏方少分甚至不分;婚后父母全款出资买的房子,离婚时大概率归出资方子女,但婚姻存续时间短且图谋不轨的人,离婚时可能不得分家产。

婚姻相关法律的目的是保障婚姻的稳定性和公平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体的法律规定和解释可能较为复杂,如果你需要了解更详细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或相关机构。同时,在婚姻中,夫妻双方也应秉持诚实、尊重和责任的原则,共同经营和维护婚姻关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若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有疑问的,参考下文。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