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劳动关系诉讼时效是多久

帮助5人 3.1w浏览 #行政类 匿名 2020-11-07 山西太原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案件分析顾问
    案件分析顾问
    88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解答如下,
    一、确定劳动关系诉讼时效是多久《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确定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哪些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没有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的,就要注意收集以下证据了,以备不时之需。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归纳来说,劳动者就是要注意收集自己的收入凭证、与用人单位有关的身份证明、用人单位的招工材料、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管理的证明、其他可以作为旁证的证明。需要特别说明的,用人单位的报销凭证等、因公传递的电子邮件等也属于有效证据。总之一句话,能证明自己在用人单位工作过的各种东西。综上所述,当企业拒绝签署劳动合同时,职工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包括仲裁和诉讼,其中确定劳动关系诉讼时效是一年。职工应该在入职后一年内向提出确认劳动关系诉讼,需要准备好诉讼状,并收集相关证据资料,包括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及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等。
    全文
    6 2020-11-0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7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劳动关系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键咨询
  •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4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7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6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2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2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6****21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7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2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3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2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8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5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1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4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4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3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4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5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0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0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4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2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5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2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2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3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4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0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2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2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8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0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6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4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2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6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0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1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6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2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8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3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8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8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35****387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378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5****137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劳动关系确认诉讼时效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争议诉讼时效是多久?
确定劳动关系诉讼属于民事诉讼,在诉讼时效上面,有特殊的规定,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也就是说员工同单位建立事实劳动关系后,一年内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超过诉讼时效,会失去胜诉权。这里小编提醒下,确定劳动关系要先经过仲裁,然后再走诉讼程序。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确定劳动关系诉讼时效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关系确认诉讼的时效期限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若经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后,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