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医疗纠纷中哪些病历能当为证据

帮助5人 3.8w浏览 #其他 匿名 2020-11-30 广西柳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精英法务团
    精英法务团
    54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解答如下,   医疗纠纷的证据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病历资料,
    第二是实物。病历是指患者在医院中接受问诊、查体、诊断、治疗、检查、护理等医疗过程的所有医疗文书资料,包括医务人员对病情发生、发展、转归的分析、医疗资源使用和费用支付情况的原始记录,是经医务人员、医疗信息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真实性的医疗档案。根据不同的工作流程和反应时间,病历书写分为住院病历、门诊病历、急诊病历和病历质量分析四部分。  对于门诊病历,根据《A的规定: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诊病历首页(门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B等项目。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B等项目。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第四条
    第一款规定,在医疗机构建有门(急)诊病历档案的,其门(急)诊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门(急)诊病历档案的,其门(急)诊病历由患者负责保管。  根据《A
    第十六条规定,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麻醉记录单、手术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病程记录(含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  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第四条
    第二款规定,住院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  急诊病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全文
    11 2020-11-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医疗纠纷中哪些病历能当为证据
一键咨询
  •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4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6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7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4****47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1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1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3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6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6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8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8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2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2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6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5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7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8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4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0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0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0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1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2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0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5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7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7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3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0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8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5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2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6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4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1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4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4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3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4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1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7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0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2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52****434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7****884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5****671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医疗事故病历必须做证据吗?
医疗事故病历通常情况下必须做证据使用的。因为病人的病历单实际上是可以证明病人之前的治疗方面的一些情况,所以也能够反映今年具体的事实,比如说是否发生了医疗事故等等,当然了,医疗事故的责任纠纷是属于我们国家法律当中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病历可以做证据吗
发生医疗事故的时候这个病历也是可以作为这个诉讼的证据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最好就是保存好自己的或者是家人患者的病历,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这个病历就可以作为这个诉讼的有力证据了。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中病历需要做证据吗?
医疗事故中病历是需要做证据的,但是此时只有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能作为医疗事故诉讼证据。在我国的医疗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中的病历证据有哪些?
医疗事故中的病历证据有:门诊以及住院的病历;做各项检查的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报告单;处方的药品及药品的包装袋;如果涉及到手术的可以保留手术中的切除组织;输血或者输液的剩余液体等。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夫妻一方长期离家出走如何处理,想了解:关于配偶离家出走我应该如何收集证据
[律师回复] 如果配偶离家出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证据:
通信及社交记录
通话记录:查看配偶手机通话记录或自己与配偶的通话记录,了解其离家前后与他人的通话情况,比如是否与特定人员频繁联系,是否有来自陌生地区的号码拨打或接听,记录通话时间、时长等信息。
短信、即时通讯软件聊天记录:保存与配偶的短信、信、QQ 等聊天记录,查看其中是否有关于离家的想法、计划、去向的线索,或者是否有与他人约定离开的内容。
社交平台动态:关注配偶的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账号,看是否发布了与离家出走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是否有透露情绪、行踪、目的地等信息。
居住及出行信息
居住记录:若配偶在外租房居住,设法获取其租房合同。也可向小区物业了解情况,看是否有配偶登记的新居住信息,还可以收集水电费、物业费缴费记录等,以证明配偶在其他地方居住。
出行记录:查看配偶的交通票务信息,如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等购票记录,了解其出行时间、地点、频率。如果有行车记录仪或 ETC 记录,也可查看车辆的行驶轨迹和去过的地方。
监控录像:查看家中、小区、工作单位附近及可能经过路段的监控录像,获取配偶离家时的画面,确定其离开的时间、携带物品、同行人员及行走方向。
物品及财务线索
个人物品情况:检查家中配偶的个人物品,如衣物、首饰、证件等是否有大量缺失,若有常用物品留下,也可作为其离家的迹象。
财务记录:查看家庭的银行流水、信用卡消费记录,关注是否有异常的资金变动,如突然的大额取款、转账,或者在特定地区的消费记录等。
证人证言
邻居证言:询问邻居是否看到配偶离家时的情况,如当时的状态、是否携带行李、是否说过要去哪里等。
亲友证言:向配偶的亲朋好友了解情况,询问配偶是否曾向他们透露过离家的想法或计划,是否知道配偶可能的去向,以及在离家后是否与他们联系过。
其他相关证据
书面材料:查看配偶是否留下书信、便条、日记等书面材料,其中可能包含离家的原因、目的、打算等重要信息。
报警记录:如果曾因配偶离家出走而报警,报警记录可作为其离家的证据,记录中会有报警时间、地点、事情经过等内容。
医疗纠纷中的病历
指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制这些病历资料。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正在服刑,但得了重病,可以保外就医吗
[律师回复] 正在服刑的人员得了重病,满足一定条件是可以保外就医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具体情况如下:

适用情形

-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身患属于《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的严重疾病,像晚期癌症、严重心脏病、急性重症肝炎等,短期内有生命危险的;或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等,长期医治无效的可以保外就医。

-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这种情形,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不适用情形

- 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如某些暴力性犯罪且有再次危害社会可能性的罪犯。

- 自伤自残的罪犯:通过自伤自残来试图逃避刑罚执行的罪犯,不能保外就医。

- 特定犯罪且病情不符的罪犯:对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罪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但经诊断短期内没有生命危险的,不得暂予监外执行。

审批程序

- 提出申请:罪犯本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向监狱、看守所提出书面申请。

- 病情诊断:监狱、看守所对拟提请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组织对其进行病情诊断,需委托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医院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文件,应当由两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共同作出。

- 审查与公示:监狱、看守所进行审议,经审议决定对罪犯提请暂予监外执行的,除病情严重必须立即保外就医的,应当在监狱、看守所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或者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填写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连同有关诊断等材料,提请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 决定与通知:批准机关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以内作出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在五个工作日以内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送达监狱、看守所,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原判人民法院和罪犯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