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诉讼时效与除斥时间的区别

帮助5人 5w浏览 #行政类 匿名 2021-03-14 浙江衢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平台特邀法务
    平台特邀法务
    29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望采纳,典型为撤销权。但是除斥期间就意味着这个债权都消灭了,一旦债务人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诉讼时效在诉讼上的体现是指一个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如合同撤销权为一年诉讼时效针对的是请求权,债权人的胜诉权消灭了,如果债务人愿意履行如有帮助,指的是某种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斥期间针对的是形成权,比如欠钱,换言之就是丧失了胜诉权,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怠于履行请求权。这样说可以吗,债权人是有权受领给付的,即诉讼或仲裁的方式上,这个权利就消灭了,但这个民事权利不归于消灭。在公力救济,如果债权人向债务人,在期间完成后,其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归于消灭的制度。一旦过期,过期这个权利就消灭了,那么就要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诉讼时效届满就是丧失请求保护的权利,但是实体权仍存在,但这个债权还是存在的
    全文
    6 2021-03-14
    1对1在线咨询,最快9秒响应
    还有疑问?咨询可得专业解决方案
    1对1在线咨询,最快9秒响应
    还有疑问?咨询可得专业解决方案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2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诉讼时效与除斥时间的区别
一键咨询
  • 177****17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1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8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3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1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2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3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0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7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1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8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3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1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2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3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0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绍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8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3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8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5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5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1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0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7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2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2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4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0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5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1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0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1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8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8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2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1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6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4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8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5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0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5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8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3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8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5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5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1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0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7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2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2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4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0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5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1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0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1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8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8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2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1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6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4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8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5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0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5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35****968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120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228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968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120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228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968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120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228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在适用范围、法律意义、价值取向、期限计算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诉讼时效针对请求权,鼓励权利行使,期限较长且可中断、延长;除斥期间针对形成权,旨在消除不确定因素,期限固定不变。法官对诉讼时效的适用有灵活选择权,但对除斥期间则有自主决定权。
10w+浏览
诉讼仲裁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在适用范围、法律意义、价值取向、期限计算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诉讼时效针对请求权,鼓励权利行使,期限较长且可中断、延长;除斥期间针对形成权,旨在消除不确定因素,期限固定不变。法官对诉讼时效的适用有灵活选择权,但对除斥期间则有自主决定权。
1w浏览2024-04-13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有什么
[律师回复]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解析: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5、适用的主动性不同。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如下: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4.2w浏览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在适用范围、法律意义、价值取向、期限计算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诉讼时效针对请求权,鼓励权利行使,期限较长且可中断、延长;除斥期间针对形成权,旨在消除不确定因素,期限固定不变。法官对诉讼时效的适用有灵活选择权,但对除斥期间则有自主决定权。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如下:一、适用对象不同。二、构成要件不同。三、法律效力不同。四、期间起算点不同。五、期间是否可变不同。六、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按照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1w浏览2024-10-11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有什么
[律师回复]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解析: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5、适用的主动性不同。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如下: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4.2w浏览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1、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2、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无需事事由法律特别规定,只需符合法院受案范围的请求权,均可援用诉讼时效。除斥期间需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律未做特别规定的,当事人不能援用除斥期间。
10w+浏览
诉讼仲裁
诉讼时效和除斥区别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区别:届满后果不同,诉讼时届满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届满则使权利本身消灭;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也可适用于请求权;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其他。
1w浏览2024-09-02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有什么
[律师回复]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解析: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5、适用的主动性不同。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如下: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4.2w浏览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有几种
诉讼时效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的法律制度。除斥期间为法定的权利存续期间,因该期间经过而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区别如下:1、适用对象不同。2、构成要件不同。3、法律效力不同。4、期间起算点不同。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6、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如下:一、适用对象不同。二、构成要件不同。三、法律效力不同。四、期间起算点不同。五、期间是否可变不同。六、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按照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1w浏览2024-09-29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有什么
[律师回复]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解析: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5、适用的主动性不同。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如下: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4.2w浏览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
1、适用对象不同 1、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2、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如追认权、解除权、撤销权等。2、可以援用的主体不同。1、诉讼时效须由当事人主张后,人民法院才能审查。人民法院不能主动援用。2、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人民法院均应当主动审查。
10w+浏览
合同事务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有哪些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如下: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除斥期间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1w浏览2024-09-09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有什么
[律师回复]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解析: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5、适用的主动性不同。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如下: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4.2w浏览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