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是?侵占罪如何量刑

帮助5人 4.2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21-03-29 黑龙江鸡西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助手在线
    法律助手在线
    24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3构成要件前提条件
    “合法持有他人财物”是侵占罪成立的前提,“合法持有他人财物”既说明了持有的对象物范畴也说明了持有行为的法律性质。
    以合法的方式代为保管他人的财物
    即财产所有人、保管人以合法的方式将财物的占有权转移给行为人,行为人“代为保管”财物亦即“占有”财物,其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原因和根据是多种多样的,如受他人的委托代购商品而合法保管他人的财物,因民法上的“无因管理”而合法地持有他人的财产,这里的委托关系不一定要有成交的合同,根据日常生活规则事实上存在委托关系即可。
    合法持有他人的遗忘物和埋藏物
    将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已有属于侵占罪的另一种类型。这里需要讨论的是遗忘物与遗失物有无区别、如何区别?侵占遗失物的是否构成侵占罪?应当说,遗忘物与遗失物尚有所不同:前者情况下,物主一经回忆较容易找回或者能够知道失落的大致范围,财物一般尚未完全脱离物主的控制范围;而后者则不同,是所有人或持有人因一时疏忽,偶然将财物失落在某处,并且很难回忆起遗失在何处、很难找回,即对财物的失控程度较高。但是,遗忘物与遗失物具有共同的本质--都是财物所有人非出于本意而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从另一方面来说,根据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对失控之物的主观心态来界定遗忘物与遗失物,对于司法实务而言意义不大。总之,虽然可以承认遗失物与遗忘物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基于二者本质共性,均可以成为侵占罪的对象。如在遗失物的情形下,权利人也许不知自己的财物何时何地、如何丢失的,此种情况下难以存在要求拾捡者要求归还的问题,故而难以认定拾捡者构成侵占罪的问题(从刑事程序角度讲甚然),但也不能排除找到拾捡者并且要求其归还的可能性,此时,要求拾捡者归还而拒不归还的,当然也可以构成侵占罪。
    持有他人财物状态的法律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不论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还是“持有他人遗忘物、埋藏物”均属于合法地持有,如果是非法地持有状态,则不存在侵占罪的前提。如甲欲向国家工作人员乙行贿而将财物委托丙转交,但丙将该财物全部独吞,则丙能否成立侵占罪?由于甲委托丙保管财物的行为本身是非法的,丙对该财物也不存在合法持有的关系,甲对该财物已经没有返还请求权,而侵占罪所保护的法益不是占有而是所有权,故丙的行为不宜成立侵占罪。当然不成立侵占罪并不意味着丙就能自动取得该财物所有权,由于该财物事实上具有非法性质,是赃款赃物,依法应予没收。再如窝藏或者代为销售的赃物,行为人占为己有,而拒不退还,则应成立窝赃罪或销赃罪,不成立侵占罪。因为不存在合法委托关系,行为人不属于合法占有。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所谓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即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通过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约或有关规定而为他人收藏、管理的财物,所谓他人的遗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里玩将东西遗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里等。应当提出,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后者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一般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丢失之人。而遗忘物,则是刚刚、暂时遗忘之物,遗忘者对之失去的控制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会很快回想起来遗忘的时间与地点,回来寻找,而拾拣者一般也知道遗忘者是谁。遗忘物也不同于遗弃物,后者则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处分而抛弃的财物。所谓埋藏物,是指为隐藏而埋于地下之物,如埋在自己院子里的钱财、埋在坟墓中的珠宝等。埋藏物不同于地下的文物,后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一般应属于国家所有。总之,无论是代为保管之物还是遗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须是他人的财物。所谓他人,在这里仅指公民个人,不包括国家或单位。国家、单位之物基于委托或其他原因而由他人代管的,行为人如果非法占为己有,则应构成罪或者职务侵占罪,他人遗忘的财物,财物的所有权虽然可能是国家或单位的,但遗忘行为仅是个人行为,其应对遗忘之物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从本质上讲,仍属于遗忘者个人之物。至于埋藏物,国家和单位一般不会为了隐藏而埋于地,因此,不会存在本罪意义上的埋藏物。至于这些财物的表现形式,则可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动产,又可以是不动产;既可以是有形物,又可以是无形物;既可以是合法之物,又可以是违禁品、赃物;等等。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该财物即持有该财物就具有非法性,则不可能构成本罪。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据刑法的规定,仅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代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为收藏、管理其财物,如寄存、委托暂时照看,又包括未受委托因无因管理而代为保管他人的财物;既包括依照有关规定而由其托管的财物,如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财物依法应由其监护人代为保管,又包括依照某种契约如借贷、租赁、委托、寄托、运送、合伙、抵押等而持有代为保管,但因职务或工作上的关系代为保管本单位的财物的,不属于本罪的代为保管。行为人如果将财物非法占有的不是构成本罪,而是构成罪或职务侵占罪。
    (2)拾捡他人的遗忘物。
    (3)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这种发掘得到不能属于非法。其一般应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身非法,如盗掘他人埋在坟墓中的财物,或明知他人将某物埋下而故意盗掘得到,就不是构成本罪,这时构成犯罪,也应以盗窃罪论处。
    全文
    9 2021-03-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热门问答·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6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是?侵占罪如何量刑
一键咨询
  • 166****26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0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2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6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8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8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7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4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0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3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3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6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3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4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6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0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5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2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3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4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3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1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0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6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5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2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5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6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3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1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3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8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鸡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3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1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0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1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2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5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80****713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7****508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814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侵占罪量刑标准
侵占罪,即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涉及将他人寄托、遗失或隐藏的财物转为己有并拒绝归还。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二百七十条,非法侵占他人财产且数额较大、拒不归还者,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严重者,刑期可达两年至五年,并处罚金。 各省市区可根据经济情况制定立案额度,并上报最高人民法院确认。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侵占罪量刑标准
侵占罪,即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涉及将他人寄托、遗失或隐藏的财物转为己有并拒绝归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二百七十条,非法侵占他人财产且数额较大、拒不归还者,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严重者,刑期可达两年至五年,并处罚金。各省市区可根据经济情况制定立案额度,并上报最高人民法院确认。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最新侵占罪量刑标准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四川侵占罪量刑标准
在相应的量刑范围之内来确定量刑的起点,第一个是对于数额较大的,一般的量刑起点在在拘役三个月到一年有期徒刑之间。第二种是行为人涉案的数额巨大的、涉及有其他的严重情节的,量刑起点一般是在有期徒刑五年到六年之内来确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诬告他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该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律师回复] 诬告他人侵害名誉权应负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当行为人正在通过诬告侵害他人名誉权时,受害人有权要求法院采取强制手段制止侵权行为。例如在一些名誉权纠纷案件中,若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法院可应原告要求责令被告停止相关行为,如停止传播诬告的不实信息等1。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不法行为人应为受害人恢复名誉,消除侵害名誉权的直接后果。恢复名誉的方式应与侵害方式相同,且在侵害发生的范围内进行。比如若在某个社交群组内诬告他人,那么应在该社交群组内澄清事实、恢复他人名誉1。
赔偿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财产损失可以是既有财产的损失或可得利益的损失,精神损失主要发生在自然人名誉权受侵害时。例如因他人诬告导致失去工作机会(可得利益损失),或者造成心理创伤(精神损失),侵权人需进行相应赔偿1。
赔礼道歉:不法行为人需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如在名誉权纠纷案件中,被告可能被要求公开赔礼道歉,以消除对原告名誉造成的不良影响1。
刑事责任(情节严重时):若通过诬告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此类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不过,侮辱罪、诽谤罪是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诬告行为引发了社会动荡或者严重影响了国家形象等,就会被视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1。
治安处罚(情节较轻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78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职务侵占罪指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企业等财物,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量刑根据金额大小,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金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能没收个人财产。请诚信守法,远离职务侵占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