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医疗损害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帮助5人 3.9w浏览 #诉讼仲裁 匿名 2021-03-29 湖南永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平台专业法务
    平台专业法务
    61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医疗损害的事实规制:
    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人民要做出患者胜诉的判决,必须要确认下列事实存在:
    1、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受到人身损害;
    2、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着疏忽或懈怠的过失行为;
    3、患者所受的人身损害是医疗过失行为所致。对于第1项事实,较易于证明。
    但对于第
    2、3项事实,一般的患者,则很难以证据证明。在现有的医疗服务水平下,误诊与否、治疗及时与否、手术及处置适当与否以及使用的材料合格与不合格等等,别说患者对此一无所知,有时甚至连医务人员在诊疗当时也缺乏非常精确的认识,以此来判断医务人员有无过失比较困难。至于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更需要专业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普通患者是无法证明作为专家的医务人员的过失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之有无的。
    医疗损害举证责任原则:
    为平衡当事人利益,更好地实现实体法保护受害人的立法宗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
    (8)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
    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就意味着受害人在因果关系的要件上不必举证证明,而由法官实行推定。受害人只要证明自己在医院就医期间受到损害,就可以向,不必证明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实行因果关系推定以后,如果医疗机构认为自己的医疗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可以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证明成立,推翻因果关系推定,免除医疗机构的责任;不能证明的,因果关系推定成立。
    实行过错推定,受害人不承担证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的责任,法官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如果医疗机构主张自己无过错,则须自己举证证明。证明成立的,免除其责任;不能证明的,则过错推定成立。
    由于实行了因果关系推定和过错推定的举证责任规则,因此,按照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当然应由医疗机构提供。因为它是医疗机构一方希望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或者是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不存在过失的证据。而受害人在诉讼中不必举证证明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这两项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成立,因而在诉讼中无须提供这样的证据。
    全文
    11 2021-03-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4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医疗损害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一键咨询
  • 长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2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1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6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0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益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4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6****51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2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8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1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4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3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7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0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1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4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7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0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2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5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4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6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4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8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2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5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0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0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3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6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7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3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2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3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6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5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4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3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2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0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6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4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78****407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0****767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4****529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医疗损害赔偿举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夫妻一方长期离家出走如何处理,想了解:关于配偶离家出走我应该如何收集证据
[律师回复] 如果配偶离家出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证据:
通信及社交记录
通话记录:查看配偶手机通话记录或自己与配偶的通话记录,了解其离家前后与他人的通话情况,比如是否与特定人员频繁联系,是否有来自陌生地区的号码拨打或接听,记录通话时间、时长等信息。
短信、即时通讯软件聊天记录:保存与配偶的短信、信、QQ 等聊天记录,查看其中是否有关于离家的想法、计划、去向的线索,或者是否有与他人约定离开的内容。
社交平台动态:关注配偶的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账号,看是否发布了与离家出走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是否有透露情绪、行踪、目的地等信息。
居住及出行信息
居住记录:若配偶在外租房居住,设法获取其租房合同。也可向小区物业了解情况,看是否有配偶登记的新居住信息,还可以收集水电费、物业费缴费记录等,以证明配偶在其他地方居住。
出行记录:查看配偶的交通票务信息,如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等购票记录,了解其出行时间、地点、频率。如果有行车记录仪或 ETC 记录,也可查看车辆的行驶轨迹和去过的地方。
监控录像:查看家中、小区、工作单位附近及可能经过路段的监控录像,获取配偶离家时的画面,确定其离开的时间、携带物品、同行人员及行走方向。
物品及财务线索
个人物品情况:检查家中配偶的个人物品,如衣物、首饰、证件等是否有大量缺失,若有常用物品留下,也可作为其离家的迹象。
财务记录:查看家庭的银行流水、信用卡消费记录,关注是否有异常的资金变动,如突然的大额取款、转账,或者在特定地区的消费记录等。
证人证言
邻居证言:询问邻居是否看到配偶离家时的情况,如当时的状态、是否携带行李、是否说过要去哪里等。
亲友证言:向配偶的亲朋好友了解情况,询问配偶是否曾向他们透露过离家的想法或计划,是否知道配偶可能的去向,以及在离家后是否与他们联系过。
其他相关证据
书面材料:查看配偶是否留下书信、便条、日记等书面材料,其中可能包含离家的原因、目的、打算等重要信息。
报警记录:如果曾因配偶离家出走而报警,报警记录可作为其离家的证据,记录中会有报警时间、地点、事情经过等内容。
医疗损害案件由谁举证
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中,患者一方应当首先证明其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关系并发生医疗损害。医疗机构应当提交病历及相关资料说明相应的诊疗过程。交费单、挂号单等诊疗凭证及病历、出院证明等证据可以用于证明医疗关系存在。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正在服刑,但得了重病,可以保外就医吗
[律师回复] 正在服刑的人员得了重病,满足一定条件是可以保外就医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具体情况如下:

适用情形

-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身患属于《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的严重疾病,像晚期癌症、严重心脏病、急性重症肝炎等,短期内有生命危险的;或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等,长期医治无效的可以保外就医。

-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这种情形,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不适用情形

- 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如某些暴力性犯罪且有再次危害社会可能性的罪犯。

- 自伤自残的罪犯:通过自伤自残来试图逃避刑罚执行的罪犯,不能保外就医。

- 特定犯罪且病情不符的罪犯:对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罪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但经诊断短期内没有生命危险的,不得暂予监外执行。

审批程序

- 提出申请:罪犯本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向监狱、看守所提出书面申请。

- 病情诊断:监狱、看守所对拟提请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组织对其进行病情诊断,需委托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医院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文件,应当由两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共同作出。

- 审查与公示:监狱、看守所进行审议,经审议决定对罪犯提请暂予监外执行的,除病情严重必须立即保外就医的,应当在监狱、看守所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或者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填写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连同有关诊断等材料,提请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 决定与通知:批准机关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以内作出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在五个工作日以内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送达监狱、看守所,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原判人民法院和罪犯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
医疗损害赔偿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医疗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分配具体如下:1、患者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2、举证责任是可以转移的。如果患者对损害赔偿请求权成立的证明达到了表见真实的程度,证明责任就向医疗机构转移。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1、患者的举证责任若干规定规定了在医疗侵权纠纷中,医疗机构对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在医疗侵权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2、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无过错举证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的是过错责任推定原则。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怎么举证?
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的挂号、交费单据等证据证明。
10w+浏览
医疗纠纷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