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行政诉讼案件审理中回避的流程是怎样的

帮助5人 3.4w浏览 #诉讼仲裁 匿名 2021-03-30 江西抚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深度解析员
    法律深度解析员
    97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行政庭审中申请回避程序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7条规定,回避有两种:当事人申请回避和审判人员主动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根据《最高解释》第47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审判人员主动回避是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回避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其他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申请有关人员回避,是当事人所享有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对于审判人员及其他属于回避对象的人员,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回避事由存在时,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案件的审判活动。
    当事人享有回避申请权,是程序公正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裁判公正性的必然要求。
    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应当向人民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申请回避的事由,人民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准予回避申请的决定,当事人对关于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的,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二、司法实践中理解和适用这一规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时间问题。当事人申请回避原则上应当在开庭审理时提出。但是,有的情况下,回避的原因当事人可能在开庭以后才能发现或了解到,所以,在庭审结束前当事人也同样可以提出回避的申请。《民事诉讼法》第46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2、当事人申请是否必须书面提出。立法及司法解释对此未作具体规定,笔者认为,为方便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当事人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当事人口头申请的,应当记入笔录。
    3、被申请人在回避申请决定期间是否参与案件的审理问题。这一问题法律规定的比较明确,即:在回避申请决定期间,被申请人暂停参与案件的审理活动,这是为保证诉讼公正所必要的;但在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比如需要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措施的,如果被申请人停止这些工作,将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在当事人对回避决定申请复议期间,被申请人不停止案件的审理活动。《民事诉讼法》第46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4、审判人员明知当事人的申请具有正当理由而不作出决定回避的,可以按照《人民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的规定予以处分。
    全文
    9 2021-03-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86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行政诉讼案件审理中回避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键咨询
  •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6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3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0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8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6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3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2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6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8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3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2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6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7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7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2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4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7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3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8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5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1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7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6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5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5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3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6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7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5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5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7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0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5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3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1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3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2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7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3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78****117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1****862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240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行政诉讼申请法院回避的流程是怎样的
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审判人员如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应及时提出回避申请。回避制度同样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及勘验人等,由审判长最终裁定相关人员的回避事宜。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诉讼申请法院回避的流程是怎样的
在行政诉讼程序中,申请法院回避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对于申请人提出的复议请求,人民法院应于收到之日起第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复议裁决,并向复议申请人发放通知书。如果审判人员判断自身与该案件存在利害或其他关联时,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此等规则亦适用于书记员、口译员、鉴定师以及勘验人等各类工作人员。然而,涉及到其他工作人员的回避事项,将由审判长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最终决定。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10w+浏览
行政类
根据行政诉讼中的回避原则审判人员需要回避吗?
根据行政诉讼中的回避原则审判人员可能需要回避、也有可能不需要。若当事人发现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以向审理案件的法院提出回避请求。审判人员也可以自行提出回避请求。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诉讼中的回避对象有哪些
行政诉讼回避适用的人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1、审理本案件的审判人员,其中主要就包括了本案的审判员和陪审员。2、参与本案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若有法定必须回避的情况,那也需要回避。3、本案的执行人员,一般是参照审判人员的回避规定执行。
10w+浏览
行政类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