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后逃逸与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帮助5人 4w浏览 #交通事故 匿名 2021-03-30 福建漳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在线策略辩护团
    在线策略辩护团
    61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1、定义不同。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
    2、量刑标准不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人,应尽快将其抓捕归案。因为交通肇事者为交通事故的最终赔偿责任,即使其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险公司也仅在交强险的责任赔偿限额范围予以赔偿,超过部分仍有肇事致害人承担。抓捕肇事逃逸者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启动查缉预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查缉预案,布置堵截和查缉。
    (2)发布协查通报或社会公告。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告时,应当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实、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情况、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关情况。
    (3)部门间紧密合作。接到协查通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嫌疑车辆的,应当予以扣留,依法传唤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与协查通报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办理移交。
    全文
    8 2021-03-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6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后逃逸与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一键咨询
  •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3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6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4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4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3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1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8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1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5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8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5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5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1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7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3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7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2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8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8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6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6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1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4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1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4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0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0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6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6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5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6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3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8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5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88****146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2****232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825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酒后逃逸致人死亡判多久
在我国,酒驾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发生了因酒驾导致的死亡事故,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判决。如果驾驶员被认定为酒驾并导致他人死亡,那么他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如果情况更为恶劣,比如驾驶员在肇事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那么他将面临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而如果驾驶员在肇事后逃逸,并且导致了他人死亡,那么他将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驾驶员还需要对民事损失进行赔偿,具体刑期则会根据驾驶员的认罪态度以及赔偿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区分交通肇事后逃逸与逃逸致人死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两者有些细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死亡时间、原因的界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后逃逸与因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办
“因逃逸致人死亡”指机动车事故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责任逃离现场,导致受害人因缺乏及时救助而死亡。依据我国法律,此类行为若构成交通肇事罪,将视情节轻重,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直接导致他人死亡,量刑通常更为严厉,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后逃逸与因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办
肇事逃逸与逃逸致人死亡之法律责任探讨关于因交通肇事逃逸导致他人死亡之行为特征及量刑标准界定如下:此种行为发生于交通事故中,行为人为规避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逃离现场的行为,导致遭受事故伤害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最终导致伤亡的严重后果。依据相关严格的法律法规条款,若此类逃逸行为甚至涉及到更为严重的情节,例如担当肇事司机后酿成重大人员伤亡、车辆损毁等情况时,将会受到最长达三年至七年的刑事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酒后逃逸致人死亡判多久刑
酒后驾车逃逸致人死亡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存在逃逸或情节恶劣的情况,刑期将延长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而对于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行为,刑期将高达七年以上。在具体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情节,如主观恶意程度、是否自首立功、是否积极赔偿等。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