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帮助5人 4w浏览 #交通事故 匿名 2021-03-31 西藏林芝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林芝法务
    林芝法务
    79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认定
    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为在情节上的加重。因此,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这包括三方面
    (1)必须以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为前提。
    (2)行为人必须在行为发生后积极实施逃逸。
    (3)行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观动机。
    2、必须符合《解释》第5条第1款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确解释。
    即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个规定是明确的,不能将其与其他情形混作一谈。比如有这样的案例,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这显然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当认定为故意。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受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却是因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等,就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再者,必须是行为人逃逸行为在前,而伤者因行为人逃逸而死亡的结果发生在后,两者之间存在这个顺序关系。如果交通事故发生时伤者当场死亡,则不能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适用《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二种量刑幅度予以处罚。
    不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有哪些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张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让随行的人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此时被告人张某也负伤在身,其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到达医院后,其委托亲属向公安机关报案。该案就不应认为具有逃逸行为。
    全文
    10 2021-03-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16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一键咨询
  •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0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4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5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0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1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5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3****54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4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0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2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7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5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4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2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8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3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5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0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7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7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3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1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6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1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7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1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4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3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1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3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1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3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2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2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6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6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1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8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5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6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8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56****540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2****416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484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肇事逃逸致死亡怎么判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的规定,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酒驾致人死亡并肇事逃逸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致人死亡,根据伤亡情况量刑,最高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饮酒驾车致人死亡并逃逸,吊销驾照,终身禁止重新申领,并需支付赔偿金等费用。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致死亡怎么判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肇事逃逸致死亡怎么判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致死亡如何判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肇事逃逸致死亡如何判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人,将被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然而,对于是否所有因逃逸导致的死亡情况都适用于此规定,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并隐藏或遗弃,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若是对寻衅滋事一定要拘留吗有疑问的,参考下文。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