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382条以及第93条之规定:贪污罪的主体包括这样几种类型: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准国家工作人中。这里又包括三种类型:
①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③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3、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从法律的规定可以看出,贪污罪主体具有二个基本特征:
①贪污罪主体所属单位的性质必须是国家或国有的,或者是国家机关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或者由上述国家(或国有)单位委托或派出的人员。
②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从事公务的人员,而不包括从事劳务的人员。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二个条件,才可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虽然法律对此作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具体认定这几类贪污罪主体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争议。
以上是贪污罪主体的研究包括哪些问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