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购房过程中产生的纠纷:1.房产业务员代我签署了《商品房认购书》-签字、按手印等全部由其签署,而我作为买受人完全不知情,虽然我父亲知情(但我怀疑业务员存在忽悠成分,其在介绍房源信息时,多次提及自己也购买了);2.我知道后,决定退房,遭到拒绝,不予退返已缴纳的佣金4万+定金2万。

440浏览 #房产纠纷 匿名 2017-06-29 河北秦皇岛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目的在于对双方交易房屋有关事宜进行初步的确认,而且往往以一定数额的定金作为协议的担保。商品房买卖认购书在实践中称谓不一,如认购意向书、购房订购单、购房预订单、订购房屋协议等等。很多购房者认为,在整个交易过程当中,只有最终签署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有效合同,而商品房认购书并不是正式合同,充其量也就是意向书而已,并不具备合同的约束力,因此,商品房认购书中所列有关定金罚则自然也就没有约束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品房认购书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一旦签署,即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相应约束力。购房者在签署商品房认购书时千万不能因其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尤其是不能认为商品房认购书不是正式合同,从而置商品房认购书中的有关违约责任于不顾。并且容易发生定金套牢购房人的问题。导致认购人被套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定金罚则”的存在: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合同的担保,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明确了“定金罚则”在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适用。这也就意味着,《商品房认购书》中一旦约定了定金,如果不想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就有权“不返还”。当然,如果开发商不愿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就要双倍返还。律师提醒,一旦看到“定金”两个字,就一定要同时想到这两个字背后隐含着的“定金罚则”。律师支招尽管房屋认购书常常将认购人套牢,但,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完全可以规避风险,防止被套。
    首先要谨慎对待销售人员的宣传。为了订单背后的提成,销售人员会使出“浑身解数”,所以一定要谨慎分析销售人员的促销手段,无论是“
    最后一套”还是“明天就涨价”,无论是“小区配套完善”还是“智能管理”,无论是“超大楼间距”还是“60%绿化率”,都请您保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被“套牢”。
    其次是交钱之前请三思。为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要在把钱款交出去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且在定金交付之前,《商品房认购书》中的定金条款并不生效,因此如果在已经签订了《商品房认购书》之后,但是尚未交付钱款之前改变主意,《商品房认购书》又没有约定其他惩罚性条款的情况下,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及时抽身,这个时候开发商或销售公司无权要求或起诉消费者支付钱款。第三,签订《商品房认购书》并非必经程序。虽然很多楼盘都要求购房者签订《商品房认购书》,但从法律上讲,签订《商品房认购书》并不是房屋买卖的必经程序,购房者可以争取直接与开发商就《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合同全部附件(包括补充协议)等内容进行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直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商品房认购书》“退出”条款由于签订《商品房认购书》时,楼盘的一些细节尚未明确,《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很多条款都没有明确,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导致难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例如申请贷款不被批准等,因此必须约定“退出”条款,以保证在自己没有过错的时候能够随时“退出”。第四就是尽量不交“定金”。如果还没有下定
    最后的决心要买这套房子的话,一定不要交“定金”,可以交订金、预付款、预订款、诚意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等。为了更容易抽身退出,尽量不要交“定金”。
    最后要抓住对方违约机会。一旦开发商或销售公司出现违约,一定要抓住机会,要求开发商或销售公司解除《商品房认购书》,并全额退还已经收取的款项,如果是定金,还可以要求双倍返还。为了能够顺利抓住开发商或销售公司的违约行为,需要在《商品房认购书》中详细约定开发商或销售公司收取“定金”或“预付款”的目的,并把销售人员的承诺写入,这样一旦出现违反约定的情况,消费者才能够底气十足并证据充分地要求对方返还款项。认购书可直接转成正式合同商品房认购书是房屋买卖双方达成的一种“初步意向”,既然是初步意向,就表明双方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退出。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初步意向也可能转化为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条件是具备《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16条规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出卖人已经按照约定收受购房款。这个规定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已经决定要买这套房,不妨利用这个规定,争取让初步意向直接转化成《商品房买卖合同》,免去中间的夜长梦多。但是如果消费者还处于试探阶段,还希望能够有机会随时退出,那么就要避免在预订书或是商品房认购书中约定得过于详细,防止初步意向直接转化成商品房买卖合同,为自己保留及时“退出”的机会。
    全文
    7 2017-10-1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2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购房纠纷
一键咨询
  • 165****13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6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8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4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4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4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4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0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3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8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4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2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2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2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3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5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8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3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3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2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7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7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3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1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4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3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5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7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3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7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8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2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3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0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2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7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3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0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6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4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5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77****389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196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7****393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购房纠纷怎么办
购房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行政解决或诉讼途径化解。协商是双方自行沟通达成一致;调解借助第三方协调化解;仲裁需双方同意,由仲裁机构依法裁决;行政解决指行政部门对调解无效或投诉进行干预;最后,诉讼则是通过法院诉讼程序解决纠纷。
10w+浏览
房产纠纷
认购协议书怎样算失效
[律师回复] (一)针对约定失效条件达成的情况:
    当认购协议中明确约定了具体的失效日期时,在该日期到来后,协议自然失效,双方无需再受协议约束。如果约定了特定事件发生时失效,比如涉及房产认购时,规划变更使得认购的房产无法实现当初约定的功能,像原本约定有大型配套公园,后规划改变取消了公园建设,那么此时认购协议就会失效。这种情况下,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后续事宜,比如是否选择其他合适的房源或者退还认购款项等。

(二)对于一方根本违约的情形:
    若开发商存在未取得预售许可就签订认购协议的情况,这属于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协议约定的行为,购房者有权主张协议失效,并要求开发商退还已支付的款项,还可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购房者若不按约定支付认购金,同样构成根本违约,开发商可以根据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解除认购协议,并处理已认购的房产,比如另行出售等。

(三)在不可抗力导致协议目的无法实现时:
    比如发生地震摧毁了认购房产,这种情况下,由于房产已不存在,认购协议的目的无法实现,协议可能失效。双方应共同面对不可抗力带来的后果,比如对于已支付的认购款项,可协商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处理,如退还部分或全部款项等。

(四)当协议被依法撤销或解除的情况:
    如果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可撤销事由,例如开发商在宣传时故意隐瞒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误导购房者签订认购协议,购房者在发现后可通过法定程序申请撤销该协议,撤销后协议失效。或者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决定解除认购协议,比如购房者因个人经济状况变化无法继续购房,与开发商协商后达成解除协议的共识,那么协议就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照协商的内容处理相关事宜,如退还认购金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31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购买房屋纠纷找谁
遇到住宅地产纠纷,尤其是涉及建筑质量问题时,可寻求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消协及质检机构的帮助。若焦点在购房合同争议,则应及时通过法院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统称此类涉及住房及土地使用权的争议为“房地产纠纷”,涵盖了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间的所有地产权属与权益纷争。
10w+浏览
房产纠纷
购房纠纷如何解决
购房纠纷时,首选双方协商解决,也可求助中介机构处理。若卖家违规预售或房屋品质有问题,可向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严重欺诈行为可报警。协商无果,购房者有权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纠纷。
10w+浏览
房产纠纷
购房纠纷怎么处理
购房合同纠纷解决途径多样,包括:双方友好协商、请求中介调解、向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申诉、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欺诈行为,以及通过法院诉讼或仲裁机构仲裁解决。
10w+浏览
房产纠纷
购房纠纷怎么解决
面对房地产纠纷,可采取多元解决策略:首先,鼓励双方在第三方协调下达成和解协议;其次,利用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公正调解;必要时,公民可申请仲裁机构裁决,其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若以上无效,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彻底解决争议。
10w+浏览
房产纠纷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