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请问关于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两种情况的异同点是怎样的?两者如何区分?谢谢有关专家解答!

帮助5人 2.2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17-07-11 北京海淀区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海淀区法务
    海淀区法务
    50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犯罪中止犯罪未遂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如何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界似乎已成定局,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溯及理论上的争议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精神。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因而如何正确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对行为进行正确地定性和量刑,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中止——能达目的而不欲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犯罪中止具有:中止的时间性、中止的自动性、中止的客观性和中止的有效性四个特征:
      
    (1)中止的时间性;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犯罪还没有形成结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
      
    (2)中止的自动性;即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
      
    (3)中止的客观性;
      
    (4)中止的有效性。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否则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未遂——欲达目的而不能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犯罪未遂的特征: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行为进入了实行阶段。
      
    (2)犯罪未得逞。通常表现为没有发生犯罪结果,但并不是凡是发生了犯罪结果的都是犯罪已经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种情况:抑止犯罪意志、抑止犯罪行为和抑止犯罪结果。
      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异同
      
    (一)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相同点
      
    1、时空范围有重合之处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均可存在于着手实行行为之后犯罪既遂结果发生之前这一时空范围。根据我国刑法第23条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以后。犯罪中止,虽然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讲,既可以发生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以后(实行阶段和实行后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以前(预备阶段),但实践中犯罪中止主要还是发生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以后。那么,实行阶段和实行后阶段的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时空范围上则完全重合。
      
    2、犯行均未至既遂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客观上均是在故意犯罪的过程中停顿下来而未将犯罪进行到底,对于结果犯来说是均未造成法定的犯罪结果。即,无论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虽然都已经在自己主观犯意支配下(直接故意)开始着手犯罪实行行为,但最终还是在犯罪既遂之前基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从而未实现着手实行行为时所追求的犯罪目的和意愿。
      
    3、均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虽然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均未达到既遂状态或者没有造成法定的犯罪结果,但行为人在其犯罪行为停止下来之前,主观上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客观上也已经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并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威胁或初步的损害,从而使其具备了承担刑事责任的主客观基础。
      
    (二)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异同点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全文
    9 2017-07-11
  • 卓越辩护法务
    卓越辩护法务
    评分5.0 “值得推荐”
    咨询我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如何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界似乎已成定局,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溯及理论上的争议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精神。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因而如何正确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对行为进行正确地定性和量刑,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文
    6 2020-12-15 02:33:0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9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两种情况的异同
一键咨询
  • 房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2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4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0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8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2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6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7****37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7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4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2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1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城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3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5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4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8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7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5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5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4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1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5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1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7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4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4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2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0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5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1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8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7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3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5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2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2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3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3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4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4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5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1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1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2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5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2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78****996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1****631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1****42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中止的两种形态是什么?
犯罪中止的两种形态是:一是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二是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前者是指行为人只需要自动停止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便可成立的犯罪中止。后者是指行为人不但需要自动停止犯罪的继续实施,而且还必须以积极的作为行为去事实上阻止了犯罪向既遂状态的实现。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是什么?
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发生的时空范围进行划分,还有一种按照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犯罪划分,前者划分之后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后者可以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中止的几种情况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犯罪中止的几种情况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既遂犯罪中止异同点是什么?
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是有非常大的不同区别。一般来说犯罪既遂就是已经将犯罪事实完成,而犯罪中止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之中停止犯罪,或者是还没有进行站队的时候,就已经将犯罪停止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