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你好,我朋友现在夫妻两个要离婚,我们几个朋友准备给他们进行下调解,因为他们本来感情挺好的,请问家庭婚姻调解怎么调解?

帮助10人 3.6w浏览 #婚姻家庭 匿名 2017-07-13 台湾嘉义县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精准辩护先锋队
    精准辩护先锋队
    62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1、要认识到离婚案件审理中调解方法的重要性,因为离婚案件关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圆满地把离婚案件处理好因而显得格外重要,此时如果正确地适用这些调解方法很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任何调解方法都不是静止不变的东西,要根据离婚案件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可能有的案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3、要把握好调解的时机,首先要树立调解应贯穿诉讼全过程的理念,在矛盾事实查清后可进行调解,在财产等其它情况查明后可进行调解,因案而异,因人而异。
    4、在调解过程中要做到离婚无伤,包括不因离婚伤害子女、不因离婚伤害对方、不因离婚伤害社会。尽量避免在影响子女学习或身心健康,应当以子女利益为最高原则,选择子女最能接受或最有利的方法处理,排除或减少离婚对子女的伤害。
    不因离婚伤害他方,包括精神伤害与物质伤害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把因离婚对另一方的感情伤害(精神伤害)减小到最小程度;
    二是要把因离婚对另一方的经济损害(物质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特别是不能使另一方因离婚限于困境。
    不因离婚伤害社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不因离婚酿成社会矛盾,发生危及社会安宁的恶果;
    二是不因离婚破坏社会公德,败坏社会风俗。
    5、要防止出现审判人员以压代调、以拖代调、以判代调等违反离婚案件当事人自愿原则的现象发生,不能使调解成为一种随意性很大的东西,丧失了其应有的公正性。例如,涉及案外第三人利益时,应特别注意不能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
    全文
    11 2017-07-13
  • 离婚补偿法律咨询
    离婚补偿法律咨询
    评分5.0 “解答有耐心”
    咨询我

    三、离婚调解的作用

    一、通过离婚调解,使双方当事人思想沟通,达到缓解、消除矛盾、相互谅解的目的,促使婚姻关系向和美方向发展; 诉讼外调解是防止轻率离婚的第一道防线。由于有关部门对男女双方之间的矛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他能对症下药,能及时解决当事人间的家庭纠纷,减少诉讼。

    二、通过离婚调解,进行法治、道德宣传,促使双方当事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承担家庭责任,降低离婚率,确保社会稳定;

    三、通过离婚调解,双方当事人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下重新认识自我,在自律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婚姻基础,巩固婚姻感情,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

    四、调解不同于诉讼离婚,气氛会缓和、融洽,有利于消除双方对立情绪,改善夫妻关系,并易为当事人所接受。

    五、调解离婚,还有利于发挥各级调解组织和群众团体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离婚纠纷的妥善解决。
    四、律师在离婚调解中的作用
    打官司,请律师已路人皆知,但打婚姻官司,特别是打离婚官司,律师能在其间起到重要作用。

    一、经济实力的离婚案件。
    不论案件大少,不论争议财产多少,不论案件是否复杂,请了律师,花了钱,不论怎么样总比不请的好,在自己实力及心理承受范围之类,请一个自己满意的律师,毕竟能帮自己分析案件,在开庭时说几句话,在调解时打个圆场,替自己同自己不愿意打交道的人联系,律师还是有其重要作用。

    二、案件复杂的离婚案件。
    一般当事人在起诉离婚前,往往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自我斗争的过程,也经历了一个没有效果的谈判过程。有的当事人虽然没有和对方直白谈离婚,但内心却经历了一个压抑许久的心理反复过程。但是,打离婚官司,想获取一个对自己好的结果,不是吃了秤砣坚定了离婚的决心就完成了离婚的准备。夫妻感情破裂以及过错的取证,夫妻共同财产是否存在具体项目,是不是先行需要律师和对方调解争取和平解决,都可能需要大量的诉前准备工作。虽然即将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准备给养、绘制战役计划书,获取财产证据工作都是较为重要的,这时,请律师的作用,就大大显示出来了。另一方面讲,当您突然拿到配偶向法院呈递的起诉状,望着上面无中生有、甚至一派胡言的控诉时,望着诉状中过分的诉讼请求时,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哆嗦是不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而不是长篇大论地拟写答辩状,从而澄清自己的清白,与此同时需要围绕对方的诉讼请求,或对方有意遗漏的共同财产进行收集证据,或从法律规定中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再如,对于有些公司股权、银行存款查询、股票分割的涉案案件,请律师处理可以最大程度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这时,律师的作用就在于此。关于家庭婚姻调解请参考!
    全文
    8 2017-07-13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南京尾号9842,4分钟前咨询问题
苏州尾号3236,3分钟前咨询问题
无锡尾号9985,2分钟前咨询问题
常州尾号2957,4分钟前咨询问题
南通尾号2522,2分钟前咨询问题
镇江尾号5342,1分钟前咨询问题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80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朋友准备离婚,请问家庭婚姻调解怎么调解
一键咨询
  • 148****74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6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8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林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基隆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中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东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3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基隆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苗栗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3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0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澎湖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7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3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投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8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4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义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莲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1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0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6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4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8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5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基隆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7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基隆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澎湖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1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4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北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澎湖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澎湖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4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投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4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3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6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义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屏东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7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8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6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7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3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北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北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苗栗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1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北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义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6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中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6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投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0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桃园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义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苗栗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3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义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1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6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0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3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1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澎湖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东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3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苗栗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2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东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8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莲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高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竹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3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桃园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8****226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8****732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7****593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解决朋友欠债不还的问题
到期直接开口、看准时机当面要清楚反向借钱对于朋友或同事之间的借款行为,最好通过书面借条的形式固定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时,书面借条能够最好地维护出借人的权益。如果没有书面借条,要注意及时收集手机短信等其他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男朋友借钱打借条吗?
问男朋友借钱打借条,主要就是因为借条是属于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的凭证。同时存在着大额借款的情况之下,那么应当是由债务人当面的书写规范和严谨的借条,这样也有利于避免发生纠纷。
10w+浏览
债权债务
离婚调解书效力问题
一般夫妻双方当事人在选择离婚的时候,就会选择提起诉讼离婚,法院在开庭审理以前,是应当先行调解的,调解成功的,便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离婚调解书是指法院经过调解双方基于离婚达成的协议制作的,记载调解结果的,具有约束力,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男朋友欠我钱问几次都不还
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明确规定,当借贷双方其中一方未能如期履行金钱债务时,另一方可据此请求其偿付相应款项。倘若贵为您的男友曾欠下您的款项,那么您便可行使追索权,要求他按时偿还,若遭辩驳亦可根据上述法律条款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诉状,请求法院裁定其履行应负之债。
10w+浏览
债权债务
你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在网络交友中被诈骗,我分手对方则以生命威胁
[律师回复]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权益:

保持冷静,不要刺激对方:不要因为对方的威胁而惊慌失措,也不要用激烈的言辞刺激对方,以免对方做出极端行为。尽量稳住对方的情绪,让其感受到你在关注他的情绪和状态,但同时要明确表明你不接受这种威胁的态度。

保留证据:对于对方以生命威胁你的相关信息,如聊天记录、短信、语音通话记录等,要及时进行保存,这些证据在后续处理问题时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告知家长和老师:第一时间将事情的经过告知家长和老师,他们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给予你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可以和你一起商量应对的办法,也可以在必要时出面与对方沟通。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对方的威胁让你感到极度不安或害怕,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应对此类情况的建议。

必要时报警:如果对方的威胁行为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安全,或者你担心对方真的会做出极端行为,应毫不犹豫地报警。警方有专业的手段和经验来处理这类问题,能够保障你的人身安全。

在网络交友时要保持谨慎,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危险和麻烦之中。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与不熟悉的网友有过于亲密或深入的关系。
涉嫌朋友问借钱不还怎么办
朋友借钱不还,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当事人如果要提起诉讼,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若是依旧不知道朋友问借钱不还怎么办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