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朋友想要咨询一下,关于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原则的相关内容是什么?因为他有事想要了解一下。

帮助10人 6.6k浏览 #工伤赔偿 匿名 2017-07-28 广东惠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工伤维权法律通
    工伤维权法律通
    33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述评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各种暴力致伤的人员
      2.2 伤残
      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废。
      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
      2.3 评定 
      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  2.4 评定人
      办案机关依法指派或聘请符合评定人条件,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
      2.5 评定结论
      运用专门知识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综合性判断。
      2.6 评定书
      评定人将检验结果、分析意见和评定结论所形成的书面文书。
      2.7 治疗终结 
      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
    全文
    12 2017-07-28
  • 惠州法务
    惠州法务
    评分5.0 “服务优质”
    咨询我

    (一)客观评定原则
    伤残鉴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二)比照评定原则
    遇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标准以外的伤残程度者,可根据伤残的实际情况,比照标准中最相似等级的伤残内容和附录A的规定,确定其相当的伤残等级。同一部位和同一性质的伤残,不应采用标准条文两条以上或者同一条文两次以上进行评定。
    (三)分别评定原则
    伤者符合2处以上伤残等级的,鉴定结论中应当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该标准还建立了多等级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综合计算数学方法,引入了肩关节复合体的概念并建立了功能丧失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多处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及肩胛带伤残的评定问题提供了依据。在该标准实施后,对多处伤害造成的多处伤残不再直接进行综合评定,而是按受伤部位分别评定残级,再根据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确定伤残赔偿指数,计算出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
    (四)排除原伤病原则
    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伤、病等进行评定。
    以上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原则,请参考
    全文
    9 2017-07-2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292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原则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一键咨询
  • 深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4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6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2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2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0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8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3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0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深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2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1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7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2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5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2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3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2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5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0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8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7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5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4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2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8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1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3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3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8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7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4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7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6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0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2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0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6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2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0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5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1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5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3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0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88****329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151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778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原则有哪些内容
1、客观评定原则伤残鉴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2、比照评定原则。3、分别评定原则。4、排除原伤病原则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伤、病等进行评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原则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四大原则有客观评定原则、比照评定原则、分别评定原则、排除原伤病原则。客观评定原则:伤残鉴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婚内财产变更产权需要什么程序
[律师回复] (一)签订书面协议:夫妻双方要就财产产权变更的事宜达成书面协议,把变更的具体内容,像房产的哪部分产权变更、变更给谁等,以及变更的原因,例如是出于家庭财产规划还是其他合理原因,都清楚地写在协议里。这份协议是后续办理产权变更的重要基础文件。
(二)准备相关材料:要把办理变更所需的材料准备齐全。常见的材料有房产证,这是证明房产所有权的关键凭证;双方的身份证明,用于确认身份信息;结婚证,用以证明夫妻关系。
(三)提交变更申请: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的具体规定,夫妻双方要一起前往不动产登记部门提交变更申请。登记部门接到申请后,会认真审核提交的材料,审核的方面包括房产的产权实际情况,看产权是否清晰,有没有存在纠纷等;同时还会审核协议的合法性,例如协议是不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有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四)特殊情况处理:要是房产还有贷款没有还清,因为产权变更可能会对银行等抵押权人的权益产生影响,所以可能还需要银行等抵押权人出具同意函等额外的材料。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同时,不动产的物权变动,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原则
1、客观评定原则伤残鉴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2、比照评定原则。3、分别评定原则。4、排除原伤病原则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伤、病等进行评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你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在网络交友中被诈骗,我分手对方则以生命威胁
[律师回复]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权益:

保持冷静,不要刺激对方:不要因为对方的威胁而惊慌失措,也不要用激烈的言辞刺激对方,以免对方做出极端行为。尽量稳住对方的情绪,让其感受到你在关注他的情绪和状态,但同时要明确表明你不接受这种威胁的态度。

保留证据:对于对方以生命威胁你的相关信息,如聊天记录、短信、语音通话记录等,要及时进行保存,这些证据在后续处理问题时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告知家长和老师:第一时间将事情的经过告知家长和老师,他们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给予你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可以和你一起商量应对的办法,也可以在必要时出面与对方沟通。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对方的威胁让你感到极度不安或害怕,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应对此类情况的建议。

必要时报警:如果对方的威胁行为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安全,或者你担心对方真的会做出极端行为,应毫不犹豫地报警。警方有专业的手段和经验来处理这类问题,能够保障你的人身安全。

在网络交友时要保持谨慎,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危险和麻烦之中。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与不熟悉的网友有过于亲密或深入的关系。
司法鉴定原则有什么内容
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它是评断鉴定过程与结果是 否合法和鉴定结论是否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这一原则在立法和鉴定过程中主要体现为:鉴定主体合法;鉴定材料合法;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步骤、方法、标准合 法;鉴定结果合法五个方面。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内容是:主体的相对性、内容的相对性以及责任的相对性。在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中,此时是还表现为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权利义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呈现出“对流状态”,权利人的权利须依赖于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实现。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婚内财产协议书未经公证有效吗
[律师回复] (一)婚内财产协议书即使没有经过公证,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是有效的。这是因为婚内财产协议本质上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所以遵循合同生效的一般规则。
(二)具体来说,首先双方得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讲,就是夫妻双方在签订协议的时候,精神状态正常,能够清楚明白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年龄等方面也符合法律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
(三)其次,意思表示要真实。也就是说,签订协议是夫妻双方真实的意愿,不存在一方被欺骗、胁迫等情况,是自愿达成关于财产分配等相关约定的。
(四)最后,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比如不能约定将夫妻共同财产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或者约定内容严重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等。
(五)公证对于婚内财产协议生效来说不是必须的。公证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协议的证据效力。打个比方,要是日后夫妻双方因为这份协议产生了争议,到了法院打官司,经过公证的协议相对来说更容易让法院相信和采纳。但要是协议本身是有效的,即便没有经过公证,对夫妻双方同样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夫妻双方都得按照协议里约定的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