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请问一下抗税与欠税的区别

帮助5人 3.4w浏览 #其他 匿名 2022-10-18 福建宁德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案情解析法务
    案情解析法务
    16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1、抗税罪具有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的目的,欠税、一般并不具有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而多是因故不缴纳或故意暂时拖欠;
        2、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而欠税并不采用暴力威胁方法、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刑法》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全文
    13 2022-10-1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热门问答·其他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1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请问一下抗税与欠税的区别
一键咨询
  • 148****20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4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8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0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0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4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8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0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0****5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4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1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5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3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1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3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1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7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4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2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3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5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5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1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2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2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1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4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7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2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4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8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6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3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3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3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1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6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3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7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3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3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4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1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5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3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1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3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1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7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4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2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3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5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5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1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2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2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1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4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7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2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4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8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6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3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3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3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1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6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3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7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3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3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35****972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4****67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611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5****972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4****67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611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5****972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4****67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611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之间有何区别
抗税罪主体限定于有纳税义务的团体和个人,以逃税获利为目的;妨害公务罪主体广泛,任何具备责任能力和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都可能,犯罪动机在于阻挠公务人员执行职务。两者客体区分:抗税罪针对税收体系,妨害公务罪则涉及公共事务运行;前者针对税务人员,后者广及所有公职人员。
1w浏览2024-06-10
比较形成权与抗辩权有什么区别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抗辩权以及形成权之间的主要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抗辩权是针对他人提出的请求权或者对其权利主张予以否定的一种权利,而形成权则是指权利人通过自身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促使法律关系产生变动的权利;
其次,抗辩权的行使往往依赖于法律所规定的特定抗辩事由,并且必须以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存在且有效作为前提条件,而形成权的行使则无需借助他人的协助,仅凭权利主体自身的行为便可实现;
最后,抗辩权通常具有防御性特征,旨在维护自身权益免受侵害,而形成权则更加强调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推动法律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规定也值得我们关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4.1w浏览
请问一下同时履行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的区别
8.3w浏览2023-09-09
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主要区别有哪些
妨害公务罪与抗税罪在客观上均涉及暴力手段,主观上均为故意,但主体、意图、对象和侵犯法益有显著差异。妨害公务罪主体广,旨在妨碍公务人员履行职责;抗税罪主体限于特定纳税责任人,意图逃税,对象针对税务工作者,侵犯税收管理。区分要点在于犯罪主体、目的和法益。抗税罪案例通常涉及暴力阻挠税务征税,而妨害公务罪可能适用于非纳税人无预谋地阻碍公务人员执行职务的情况。
1w浏览2024-06-13
比较形成权与抗辩权有什么区别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抗辩权以及形成权之间的主要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抗辩权是针对他人提出的请求权或者对其权利主张予以否定的一种权利,而形成权则是指权利人通过自身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促使法律关系产生变动的权利;
其次,抗辩权的行使往往依赖于法律所规定的特定抗辩事由,并且必须以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存在且有效作为前提条件,而形成权的行使则无需借助他人的协助,仅凭权利主体自身的行为便可实现;
最后,抗辩权通常具有防御性特征,旨在维护自身权益免受侵害,而形成权则更加强调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推动法律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规定也值得我们关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4.1w浏览
问一下偷税漏税与合理避税的区别是什么
10w+浏览2023-09-01
比较形成权与抗辩权有什么区别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抗辩权以及形成权之间的主要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抗辩权是针对他人提出的请求权或者对其权利主张予以否定的一种权利,而形成权则是指权利人通过自身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促使法律关系产生变动的权利;
其次,抗辩权的行使往往依赖于法律所规定的特定抗辩事由,并且必须以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存在且有效作为前提条件,而形成权的行使则无需借助他人的协助,仅凭权利主体自身的行为便可实现;
最后,抗辩权通常具有防御性特征,旨在维护自身权益免受侵害,而形成权则更加强调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推动法律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规定也值得我们关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4.1w浏览
问一下偷税漏税与合理避税的区别是什么
10w+浏览2023-09-19
比较形成权与抗辩权有什么区别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抗辩权以及形成权之间的主要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抗辩权是针对他人提出的请求权或者对其权利主张予以否定的一种权利,而形成权则是指权利人通过自身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促使法律关系产生变动的权利;
其次,抗辩权的行使往往依赖于法律所规定的特定抗辩事由,并且必须以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存在且有效作为前提条件,而形成权的行使则无需借助他人的协助,仅凭权利主体自身的行为便可实现;
最后,抗辩权通常具有防御性特征,旨在维护自身权益免受侵害,而形成权则更加强调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推动法律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规定也值得我们关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4.1w浏览
问一下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的区别是什么
10w+浏览2023-09-17
比较形成权与抗辩权有什么区别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抗辩权以及形成权之间的主要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抗辩权是针对他人提出的请求权或者对其权利主张予以否定的一种权利,而形成权则是指权利人通过自身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促使法律关系产生变动的权利;
其次,抗辩权的行使往往依赖于法律所规定的特定抗辩事由,并且必须以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存在且有效作为前提条件,而形成权的行使则无需借助他人的协助,仅凭权利主体自身的行为便可实现;
最后,抗辩权通常具有防御性特征,旨在维护自身权益免受侵害,而形成权则更加强调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推动法律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规定也值得我们关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4.1w浏览
你好请问一下关于刑事诉讼抗诉与申诉的区别
10w+浏览2023-09-26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