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请问一下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的诉讼时效

帮助5人 4.4w浏览 #合同事务 匿名 2022-10-26 河南鹤壁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案解先锋团
    案解先锋团
    99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可撤销合同行使撤销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而是应当适用除斥期间。
    1.一般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2.因重大误解而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3.如果当事人受胁迫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4.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5.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全文
    13 2022-10-2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9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请问一下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的诉讼时效
一键咨询
  • 南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0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2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6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1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0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2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漯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4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2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1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7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5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7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8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3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4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8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8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7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8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7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2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8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3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2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8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4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1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6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0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0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2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4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8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1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0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7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3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7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4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0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81****114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7****909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993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婚姻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包括:因重大误解导致合同结果与当事人主观意思背离并造成较大损失;一方利用对方困境或缺乏判断力,导致合同显失公平;一方蓄意传达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诈骗行为;因受他人威胁而做出不切实际意思表示;以及一方利用对方紧急需求或危险境地,迫使对方做出违背意愿和极其不利条件的乘人之危行为。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婚姻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包括:因重大误解导致合同结果与当事人主观意思背离并造成较大损失;一方利用对方困境或缺乏判断力,导致合同显失公平;一方蓄意传达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诈骗行为;因受他人威胁而做出不切实际意思表示;以及一方利用对方紧急需求或危险境地,迫使对方做出违背意愿和极其不利条件的乘人之危行为。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婚姻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包括:因重大误解导致合同结果与当事人主观意思背离并造成较大损失;一方利用对方困境或缺乏判断力,导致合同显失公平;一方蓄意传达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诈骗行为;因受他人威胁而做出不切实际意思表示;以及一方利用对方紧急需求或危险境地,迫使对方做出违背意愿和极其不利条件的乘人之危行为。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