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的朋友喝醉了酒之后开车,把人撞了,因为害怕就跑了,后来被逮到了。咨询下醉酒驾车致人受伤且逃逸怎么处罚呢?

帮助10人 2.5w浏览 #交通事故 匿名 2017-11-26 江西抚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抚州答疑法务
    抚州答疑法务
    48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醉酒驾车致人受伤且逃逸怎么处罚的答案。
    全文
    14 2017-11-26
  • 法务智囊团
    法务智囊团
    评分5.0 “服务优质”
    咨询我
    关于醉酒驾车致人受伤且逃逸怎么处罚这个问题,在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有规定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 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远远超过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的,都不构成本罪;4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上述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1)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行为人没有造成上述严重后果而逃逸的,则不应认定该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仅能作为治安处罚的从重情节考虑。
    (2)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笔者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 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当然,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接受法律处理,否则,如果行为人一逃便杳无音信,仍应认定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
    (4)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应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全文
    14 2017-11-2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13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我朋友肇事逃逸,醉酒驾车致人受伤且逃逸怎么处罚
一键咨询
  •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0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8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7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4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4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5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5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8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6****53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4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8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6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0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1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3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2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7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1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6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3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6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4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7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4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3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7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8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7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7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7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8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6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0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4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8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7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5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1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4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7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3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5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1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7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78****478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8****235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896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酒驾致人死亡且逃逸判刑吗
肇事司机酒后驾车,致人死亡后逃逸,这属于刑法范畴,属于严重犯罪,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不仅威胁到他人的公共安全,还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健康。按照《刑法》规定,如果司机违反交通规则,导致重大事故,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逃逸或情节恶劣,刑期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司机逃逸后导致他人死亡,刑期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肇事司机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向受害者家属支付赔偿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酒驾致人死亡且逃逸判几年
酒驾肇事逃逸,伤人性命,法律绝不容忍。根据刑法,要是肇事司机把人弄成重伤、死亡,或者让财产损失巨大,他就等着蹲三年以下的大牢。要是逃逸了,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那刑期就会延长到七年以下。要是逃逸还导致人死亡,那就要在七年以上判刑了。不过,具体的量刑还要考虑事件的严重程度、肇事者的态度和他对责任的承担情况。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致人死亡且逃逸判多少年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且逃逸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交通肇事罪。这种情况下,肇事者可能会被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如果肇事者逃逸导致受害者死亡,刑期则会上升到七年以上。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事故责任划分、肇事者的悔罪态度等因素,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裁决。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酒驾致人死亡且逃逸判几年刑
醉驾肇事逃逸属于严重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肇事者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逃逸者会加重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如果导致受害人死亡,刑期则可升至七年以上。由于醉驾且逃逸的情节通常非常恶劣,刑期多在三年至七年之间。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酒驾致人死亡且逃逸判几年刑
酒驾致人重伤且逃逸,这性质是非常恶劣的,通常会被判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还扰乱了公共秩序,对无辜生命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司法审判的时候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情节以及后果,以此来确保量刑的公正合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