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倘若被确认为存在帮信行为,则属于构成了帮信罪行,将按程序立案处理。
然而,若该行为所涉及的资金流动仅为1万,尚未达到支付结算金额达20万以及违法所得达1万元这一帮信罪立案标准的话,那么它将无需被判定为帮信犯罪。
最终的裁决结果还需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如具体情境和利益获取数量等等。
通常情况下,冒用此种行为者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等刑罚。
依据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唯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帮信行为方能构成犯罪。
然而,对于初次触碰法律红线的人员来说,如果能够主动投案自首并积极退还赃款,便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甚至获得免于处罚的机会。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自然人或单位在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前提下,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协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