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刑幅度
1. 一般情节
· 量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 法律依据:《刑法》第253条之一第一款
· 适用范围: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
2. 情节严重
· 量刑: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法律依据:《刑法》第253条之一第二款
· 适用范围:情节特别严重者(如造成严重后果、非法获利数额巨大等)
3. 特别严重情节
· 量刑: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法律依据:司法解释中“情节特别严重”的特殊情形(如大规模数据泄露、关键基础设施数据被窃取)
二、“情节严重”的具体标准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第五条,以下情形构成“情节严重”:
1. 数量标准
· 非敏感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00条以上公民个人信息
· 敏感信息(如生物识别、行踪轨迹):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250条以上
2. 行为后果
· 导致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如引发群体性事件)
3. 违法所得
· 非法获利5万元以上
4. 特殊主体
· 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中泄露信息(如快递员、银行员工)
· 两次以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未经处理
三、“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
在“情节严重”基础上,符合以下任一情形即属“情节特别严重”:
1. 数量倍增
· 非敏感信息:50万条以上
· 敏感信息:25万条以上
2. 系统性破坏
· 通过黑客攻击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数据库
· 造成重要国家机关或关键企业数据泄露
3. 黑产链条
· 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为业,年获利50万元以上
· 将数据非法出售给境外机构或组织
4. 人身安全威胁
· 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绑架、敲诈勒索等犯罪
· 导致被害人多次遭受骚扰或人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