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朋友现在要被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了,担心到时候不公平,行政处罚决定原则是什么原则

帮助10人 6.5k浏览 #行政类 匿名 2018-03-23 安徽芜湖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途小指南
    法途小指南
    70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一、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
      
    二、三公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处罚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依据及处罚中的有关内容必须公开。处罚公正原则要求不能违反公正的程序。处罚公平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行政处罚中必须依法裁判,公平地处罚违法行为人。既不能同等情况给予不同处罚,也不能不同情况给予相同处罚。
      
    三、适应违法行为原则
      实施的行政处罚,必须与受罚人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亦即行政处罚的种类、轻重程度及其减免均应与违法行为相适应。
      
    四、一事不再罚原则
      一行为不再罚原则应在四个层面上运作。
    (1)一行为不再理。
    (2)一行为不再罚。
    (3)一行为不再同种罚。
    (4)一行为不得两次以上罚款。
      
    五、结合教育原则
      行政处罚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制裁,它兼有惩戒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处罚达到教育的目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的适用中应当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六、民事刑事责任适用原则
      民事刑事适用原则是指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的原则。行政相对方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已给予行政处罚而免于追究其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因为行政制裁与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的性质及对象等是不同的。
      
    七、申诉和赔偿原则
      相对方对行政主体给予的行政处罚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相对方因违法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在行政处罚中必须提供充分的救济,才能真正保障相对方的权利。
      八处罚追究时效原则
      自违法行为终止之日算起,二年内未追究责任的不再处罚。单行条例中另有规定的依规定。
    全文
    11 2018-03-23
  • 芜湖答疑法务
    芜湖答疑法务
    评分5.0 “经验丰富”
    咨询我
    (1)处罚法定原则。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公正公开的原则。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设定和实行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4)保障当事人陈述权利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5)行政处罚决定原则是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全文
    12 2018-03-23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0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行政处罚决定原则是哪些行政处罚原则?
一键咨询
  •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6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5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0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1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3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2****38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4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0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2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4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2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4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7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1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8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4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3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3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7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0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5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2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2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8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8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3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6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0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1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1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7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3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1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2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6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0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5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8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5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78****205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5****412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8****514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行政处罚原则
行政处罚原则研究 公正透明是制定和执行行政处罚的首要原则。处罚应基于客观事实,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相适应。公示制度应全面,确保公众了解处罚措施和规定。处罚应以纠正为主,教育预防为辅,体现处罚与教育的相辅相成。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行政处罚的基石,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10w+浏览
行政类
你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在网络交友中被诈骗,我分手对方则以生命威胁
[律师回复]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权益:

保持冷静,不要刺激对方:不要因为对方的威胁而惊慌失措,也不要用激烈的言辞刺激对方,以免对方做出极端行为。尽量稳住对方的情绪,让其感受到你在关注他的情绪和状态,但同时要明确表明你不接受这种威胁的态度。

保留证据:对于对方以生命威胁你的相关信息,如聊天记录、短信、语音通话记录等,要及时进行保存,这些证据在后续处理问题时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告知家长和老师:第一时间将事情的经过告知家长和老师,他们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给予你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可以和你一起商量应对的办法,也可以在必要时出面与对方沟通。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对方的威胁让你感到极度不安或害怕,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应对此类情况的建议。

必要时报警:如果对方的威胁行为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安全,或者你担心对方真的会做出极端行为,应毫不犹豫地报警。警方有专业的手段和经验来处理这类问题,能够保障你的人身安全。

在网络交友时要保持谨慎,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危险和麻烦之中。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与不熟悉的网友有过于亲密或深入的关系。
行政处罚的原则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行政处罚的原则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这就是行政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处罚最重要的原则,也是依法对行政处罚提出的根本要求。
10w+浏览
行政类
过错方提出离婚,无过错方不离可以吗,想了解如果我不同意离婚,法律会如何判决?
[律师回复]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如果过错方提出离婚而无过错方不同意,法院的判决主要依据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以及是否存在法定离婚事由。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1. 法律依据与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离婚诉讼中,法院会首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且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则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民法典》还明确指出,离婚是否成立的关键在于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而非过错方是否有过错


2. 无过错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
如果无过错方坚决不同意离婚,法院通常不会轻易判决离婚,尤其是在没有法定离婚事由(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的情况下。例如:

如果过错方的过错行为未达到法定离婚事由的程度(如一般出轨或轻微家庭矛盾),法院可能倾向于不支持离婚。
在第一次起诉时,法院可能会驳回离婚请求,建议双方冷静处理矛盾。
3. 法定离婚事由的认定
如果过错方的行为构成法定离婚事由(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赌博、吸毒等),即使无过错方不同意离婚,法院也会依法判决离婚。例如:

如果过错方存在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法院通常会支持无过错方的权益,并判决离婚。
如果过错方与他人同居或重婚,法院也会准予离婚。
4. 无过错方的权利保护
尽管无过错方有权不同意离婚,但法律也对无过错方提供了保护措施:

经济补偿:在财产分割中,法院可能会照顾无过错方的利益,确保其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
精神损害赔偿: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过错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
子女抚养权:法院在判决子女抚养权时,会优先考虑无过错方和子女的利益。
5. 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这是判断是否准予离婚的核心标准。
是否存在法定离婚事由:如果存在法定事由,法院会依法判决离婚。
双方的意愿和调解结果:如果调解无效且双方矛盾无法调和,法院可能会判决离婚。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60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行政处罚原则包括哪些内容,行政处罚有什么原则
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内容是:1、处罚依据是法定的。2、实施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3、实施处罚的职权是法定的。4、处罚程序是法定的。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处罚择一重罚原则
“择重从严”是行政法律法规中的一种处罚原则,也被称为“择一制裁”。它指的是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当发现被监管、被规范者违反了多项规定和制度时,只能以其中最为严重的违法行为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处罚。这一原则确保了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避免了多重处罚的叠加,同时也有助于维护行政管理的秩序和效率。
10w+浏览
行政类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