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行政处罚从重依据具体怎么规定的

帮助10人 10w+浏览 #行政类 匿名 2018-04-06 广东梅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3条
  • 梅州法务团
    梅州法务团
    27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实践中,对于违法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都应在法定范围内从重给予行政处罚:
    1.违法行为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2.妨碍、逃避或者抗拒执法人员检查的;
    3.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4.其他依法应当从重给予行政处罚的。
    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一些具体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也作出了从重处罚的规定。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
    1.有较严重后果的;
    2.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3.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4.屡犯不改的。
    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实施从重处罚,就可以依照这个具体规定执行。但需要指出的是,对行政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种类和幅度内进行,超过法定范围的从重处罚,是不允许的。
    全文
    6 2018-04-06
  • 行政争议法律咨询
    行政争议法律咨询
    评分5.0 “经验丰富”
    咨询我
    实践中,对于违法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都应在法定范围内从重给予行政处罚:
    1.违法行为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2.妨碍、逃避或者抗拒执法人员检查的;
    3.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4.其他依法应当从重给予行政处罚的。
    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一些具体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也作出了从重处罚的规定。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
    1.有较严重后果的;
    2.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3.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4.屡犯不改的。
    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实施从重处罚,就可以依照这个具体规定执行。但需要指出的是,对行政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种类和幅度内进行,超过法定范围的从重处罚,是不允许的。
    全文
    10 2018-04-06
  • 特邀法律顾问团
    特邀法律顾问团
    评分5.0 “经验丰富”
    咨询我
    实践中,对于违法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都应在法定范围内从重给予行政处罚:
    1.违法行为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2.妨碍、逃避或者抗拒执法人员检查的;
    3.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4.其他依法应当从重给予行政处罚的。
    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一些具体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也作出了从重处罚的规定。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
    1.有较严重后果的;
    2.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3.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4.屡犯不改的。
    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实施从重处罚,就可以依照这个具体规定执行。但需要指出的是,对行政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种类和幅度内进行,超过法定范围的从重处罚,是不允许的。
    全文
    7 2020-09-22 10:46:5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22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行政处罚从重依据具体怎么规定的
一键咨询
  • 梅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3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4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5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0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4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4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6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5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3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4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6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4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2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0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5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4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8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3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3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0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0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1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0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0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8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5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5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6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5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6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8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2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1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8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0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1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8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78****571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6****254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308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依申请的行政许可具体有哪些
依申请的行政许可具体有: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行政给付。
10w+浏览
行政类
夫妻一方长期离家出走如何处理,想了解:关于配偶离家出走我应该如何收集证据
[律师回复] 如果配偶离家出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证据:
通信及社交记录
通话记录:查看配偶手机通话记录或自己与配偶的通话记录,了解其离家前后与他人的通话情况,比如是否与特定人员频繁联系,是否有来自陌生地区的号码拨打或接听,记录通话时间、时长等信息。
短信、即时通讯软件聊天记录:保存与配偶的短信、信、QQ 等聊天记录,查看其中是否有关于离家的想法、计划、去向的线索,或者是否有与他人约定离开的内容。
社交平台动态:关注配偶的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账号,看是否发布了与离家出走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是否有透露情绪、行踪、目的地等信息。
居住及出行信息
居住记录:若配偶在外租房居住,设法获取其租房合同。也可向小区物业了解情况,看是否有配偶登记的新居住信息,还可以收集水电费、物业费缴费记录等,以证明配偶在其他地方居住。
出行记录:查看配偶的交通票务信息,如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等购票记录,了解其出行时间、地点、频率。如果有行车记录仪或 ETC 记录,也可查看车辆的行驶轨迹和去过的地方。
监控录像:查看家中、小区、工作单位附近及可能经过路段的监控录像,获取配偶离家时的画面,确定其离开的时间、携带物品、同行人员及行走方向。
物品及财务线索
个人物品情况:检查家中配偶的个人物品,如衣物、首饰、证件等是否有大量缺失,若有常用物品留下,也可作为其离家的迹象。
财务记录:查看家庭的银行流水、信用卡消费记录,关注是否有异常的资金变动,如突然的大额取款、转账,或者在特定地区的消费记录等。
证人证言
邻居证言:询问邻居是否看到配偶离家时的情况,如当时的状态、是否携带行李、是否说过要去哪里等。
亲友证言:向配偶的亲朋好友了解情况,询问配偶是否曾向他们透露过离家的想法或计划,是否知道配偶可能的去向,以及在离家后是否与他们联系过。
其他相关证据
书面材料:查看配偶是否留下书信、便条、日记等书面材料,其中可能包含离家的原因、目的、打算等重要信息。
报警记录:如果曾因配偶离家出走而报警,报警记录可作为其离家的证据,记录中会有报警时间、地点、事情经过等内容。
税务行政处罚的依据具体是什么
税务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为前提,对没有实施行政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必须以法律及法规为依据,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处罚;必须由享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实施。
10w+浏览
正在服刑,但得了重病,可以保外就医吗
[律师回复] 正在服刑的人员得了重病,满足一定条件是可以保外就医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具体情况如下:

适用情形

-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身患属于《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的严重疾病,像晚期癌症、严重心脏病、急性重症肝炎等,短期内有生命危险的;或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等,长期医治无效的可以保外就医。

-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这种情形,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不适用情形

- 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如某些暴力性犯罪且有再次危害社会可能性的罪犯。

- 自伤自残的罪犯:通过自伤自残来试图逃避刑罚执行的罪犯,不能保外就医。

- 特定犯罪且病情不符的罪犯:对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罪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但经诊断短期内没有生命危险的,不得暂予监外执行。

审批程序

- 提出申请:罪犯本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向监狱、看守所提出书面申请。

- 病情诊断:监狱、看守所对拟提请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组织对其进行病情诊断,需委托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医院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文件,应当由两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共同作出。

- 审查与公示:监狱、看守所进行审议,经审议决定对罪犯提请暂予监外执行的,除病情严重必须立即保外就医的,应当在监狱、看守所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或者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填写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连同有关诊断等材料,提请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 决定与通知:批准机关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以内作出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在五个工作日以内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送达监狱、看守所,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原判人民法院和罪犯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
认定重婚罪的具体法律依据是什么?
认定重婚罪的具体法律依据的《刑法》第258条,主要规定了作为已经有了配偶的夫妻在明明知道自己处于已婚状态的情况下,还和别人成立了婚姻和家庭就可能成为犯罪的一种,而犯罪后的结果就是可能面对国家对其人身的拘役甚至是两年的刑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行政类
工伤从申报到赔偿一般多久
[律师回复] (一)关于单位申报工伤时间:
单位通常要在事故发生后的30日内向社保部门申报工伤。要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事故情况复杂、单位相关人员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及时申报等,申报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要是单位没有按规定申报,职工或者他的近亲属可以在1年的时间内去申报工伤。这样做是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即使单位疏忽了,职工自己也有途径去争取工伤认定。

(二)社保部门工伤认定时间:
社保部门在受理工伤申报后,一般会在15到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这期间社保部门会审核相关材料,调查事故情况等,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

(三)劳动能力鉴定时间:
在认定为工伤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一般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要是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职工的伤情比较特殊,需要更详细的检查和诊断等,这个时间可以延长30日。

(四)赔偿阶段时间:
1. 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
如果单位给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社保部门在审核赔偿材料没有问题后,一般会在1到2个月内支付赔偿款。
2. 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
要是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职工和单位协商赔偿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那就可能需要提起仲裁或者诉讼。仲裁一般45到60日审结,诉讼的话,一审会在6个月内结束,二审在3个月内审结,之后职工才有可能拿到赔偿款。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猥亵儿童从重惩处的具体情形包含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猥亵儿童从重惩处的具体情形包含什么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