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你好,朋友前几天被警察请到了公安局,说是涉嫌肇事逃逸,但是他不知道撞上了人开车走,无意的算不算肇事逃逸呢

帮助10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匿名 2018-08-08 河南许昌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3条
  • 法律咨询服务站
    法律咨询服务站
    24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你必须下车查看对方伤势,并且确认当场和解后才能离开,没和解就离开的属于逃逸。和解最好有证人或者证据,否则对方事后反咬你一口也很麻烦。这种事情急不来,能去医院检查一次最好。
    全文
    7 2018-08-08
  • 许昌维权顾问
    许昌维权顾问
    评分5.0 “经验丰富”
    咨询我

    一、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 刑法规定对逃逸加重处罚,根本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及时抢救伤者,防止事故损失的扩大;二是便于尽快查清事故责任,处理事故善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肇事者发生交通事故后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此,保护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的处理,是肇事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不履行上述法定义务,正确认定逃逸也应当围绕肇事者在肇事后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去考察。审判实践中,应当把握好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要件。 一是主观要件,即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包括为了逃避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果没有法定事由或者正当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应当推定为逃避法律追究。 二是客观要件,即在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前,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以逃离事故现场为一般情形。这里的事故现场,不仅包括交通事故发生现场,还包括与事故发生现场具有紧密联系的空间,如按警察指定等候处理的地点等。在认定是否属于逃离事故现场时,要特别注意逃逸行为与肇事行为在时空上的连贯性。履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上设定的肇事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后逃跑,不宜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关于几种常见情形的认定和处理 肇事者被殴打或者面临被殴打的实际危险而逃离事故现场,然后立即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处理的,可以不认定为逃逸。此种情形需要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和证据存在,才能采信被告人的辩解。逃离事故现场后具备报警条件不及时报警,具备投案条件而不及时投案的,应当认定为逃逸。如果是因为出了事故内心恐惧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或者为了逃避酒精检测等而逃离事故现场的,均应认定为逃逸。 肇事者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后,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为躲避责任经传唤不到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期间逃跑,实质是一种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均不宜认定为逃逸,但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迳直去公安机关投案,不影响事故责任的认定,且事故损失没有明显扩大的,可以不作为逃逸处理。肇事者逃逸后,途中害怕被加重追究刑事责任而到公安机关投案的,仍然应当认定为逃逸,其中如实交代罪行的,可以认定为自首。认定是否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不能仅以被告人辩解为依据,应当根据离开现场后的行走线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具备报案条件等因素综合判定。无法认定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的,以逃逸论。 肇事者肇事后虽然采用打电话等方式报警,然后逃离事故现场的,或者逃离事故现场后打电话报警的,仍然应当认定为逃逸。但因为有报警行为,可对其酌情从轻处罚。 造成人身伤亡的,肇事者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如果是为了抢救伤员而离开现场,不认定为逃离事故现场。但是如果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没有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处理,而是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的,应当认定为逃逸,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肇事者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一)至(五)项情形之一,又有逃逸行为的,逃逸行为应作为法定加重情节,对肇事者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个量刑档次,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但根据《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规定因交通肇事后逃逸而构成犯罪的,由于逃逸已成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不能重复评价为加重情节,故对肇事者只能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个量刑档次,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内量刑。
    三、关于对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案件的处理 当前,交通肇事后肇事者让他人顶替,以逃避法律追究的情况多发,给交通事故责任的正确认定带来困难,容易使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也易使被害方的利益造成损害,且严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应予从严惩治。 让人顶替的情形有多种。有的肇事者让同车人顶替或者打电话让人来现场顶替;有的肇事者逃离现场后叫顶替者到现场或者去公安机关投案等等,根本目的就是使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因此,肇事者让人顶替的行为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交通肇事后的“逃跑”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指使他人向司法机关作伪证的行为,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社会危害比一般逃逸更大,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并从重处罚。处理这类案件,还要区分肇事者是否逃离了事故现场。对肇事者让人顶替但自己没有逃离现场的,可酌情从轻处罚。对顶替者,构成犯罪的,以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包庇罪追究刑事责任。
    四、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因逃逸致人死亡,既包括被害人受重伤后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也包括被害人因伤无法离开现场而发生的其他车辆再次辗压致死的情形。 因逃逸致人死亡,只适用于肇事者因逃逸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不包括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如果发生事故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将被害人隐藏、抛弃或者移动至危险地段等积极行为,使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发生再次辗压等事故死亡的,应按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接受救治后,没有报警也没有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就逃跑而被认定为逃逸,但此后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不宜再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否因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须根据司法鉴定及在案其他证据综合判定。
    五、关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逃逸后的责任承担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果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本质上具有证据性质。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全案的其它证据综合分析,从而正确认定肇事者的责任,公正处理案件。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对肇事者不履行法定义务而逃逸的,应当推定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肇事者的责任。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也应按此原则处理。开车把人轻轻撞了下,对方没事,我走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全文
    9 2018-08-08
  • 保险索赔解决法务
    保险索赔解决法务
    评分5.0 “值得推荐”
    咨询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出小事故不知道走了是不会构成逃逸的,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才会构成逃逸。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二)“深度调查”,是指以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为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开展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全文
    8 2020-10-28 11:29:2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5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知道撞上了人开车走,无意的算不算肇事逃逸
一键咨询
  • 177****54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3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1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8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5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0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6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5****18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0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8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4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4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8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5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4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3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6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1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2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1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7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2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3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5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2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0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8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6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8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1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0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0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6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8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4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4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3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34****45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7****726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599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开车撞到人不知道走了算逃逸吗
如果确实不知情的,不属于肇事逃逸。但是,当事人是否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并不能以当事人自己的陈述为准,而应根据正常的日常生活经验、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现场情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分析。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开车撞到人不知道走了算逃逸吗
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如果您现在正面临着关于开车撞到人不知道走了算逃逸吗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的话,可以通过下面文章内容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开车撞了人不知道走了算逃逸吗
驾驶员若意外撞人却不知情并离开,一般不构成逃逸。因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引发事故。若行为人对事故一无所知,则表明其没有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伤者的主观意愿。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开车撞了人不知道走了算逃逸吗
倘若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无意间碰撞他人,且并不知情而离开现场,此时判断为肇事逃逸是不恰当的。肇事逃逸的构成要素必须是行为人明确得知其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因为当行为人并未察觉发生交通事故时,便可排除其有刻意躲避法律责任及对被害人救助义务的企图。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撞了人不知道算逃逸吗
需要看情况,如果确实不知情的,不属于肇事逃逸。但是,当事人是否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并不能以当事人自己的陈述为准,而应根据正常的日常生活经验、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现场情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分析。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过错方提出离婚,无过错方不离可以吗,想了解如果我不同意离婚,法律会如何判决?
[律师回复]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如果过错方提出离婚而无过错方不同意,法院的判决主要依据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以及是否存在法定离婚事由。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1. 法律依据与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离婚诉讼中,法院会首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且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则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民法典》还明确指出,离婚是否成立的关键在于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而非过错方是否有过错


2. 无过错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
如果无过错方坚决不同意离婚,法院通常不会轻易判决离婚,尤其是在没有法定离婚事由(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的情况下。例如:

如果过错方的过错行为未达到法定离婚事由的程度(如一般出轨或轻微家庭矛盾),法院可能倾向于不支持离婚。
在第一次起诉时,法院可能会驳回离婚请求,建议双方冷静处理矛盾。
3. 法定离婚事由的认定
如果过错方的行为构成法定离婚事由(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赌博、吸毒等),即使无过错方不同意离婚,法院也会依法判决离婚。例如:

如果过错方存在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法院通常会支持无过错方的权益,并判决离婚。
如果过错方与他人同居或重婚,法院也会准予离婚。
4. 无过错方的权利保护
尽管无过错方有权不同意离婚,但法律也对无过错方提供了保护措施:

经济补偿:在财产分割中,法院可能会照顾无过错方的利益,确保其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
精神损害赔偿: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过错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
子女抚养权:法院在判决子女抚养权时,会优先考虑无过错方和子女的利益。
5. 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这是判断是否准予离婚的核心标准。
是否存在法定离婚事由:如果存在法定事由,法院会依法判决离婚。
双方的意愿和调解结果:如果调解无效且双方矛盾无法调和,法院可能会判决离婚。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50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