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受区人民法院指定和律师事务所指派,依法担任刘力华涉嫌抢劫一案,被告人刘力华的一审辩护人。现依据有关法律和事实提出以下辩护意见,恳请法庭充分考虑并采纳。
辩护人总的观点是:被告人虽然构成抢劫罪,但被告人具有法定和酌定的从轻减轻情节,结合本案的实际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量刑指导意见并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恳请合议庭对被告人减轻处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
一、本案被告人具有酌定和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
(一)被告人具有以下酌定从轻情节
1、被告人系初犯
被告人没有任何犯罪前科,也没有受过任何行政处罚(如治安拘留、劳动教养)
2、被告人认罪态度好,具有悔罪表现
被告人从侦查阶段到今天庭审,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态度非常好,同时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表示悔恨。
3、被告人主观恶性小
具体体现在①从犯罪的起因来看,是其因父亲生病无钱治疗,是为生计所迫,与用于生活挥霍的相比有着很大区别;
②从犯罪的实施过程来看,不是精心准备的预谋犯罪,在对被害人进行加害时其主观愿望并不愿意加重对受害人的伤害;
③从对犯罪结果的追求来看,犯罪意志并不坚定。
4、情节和后果不严重
本案暴力程度与一般的抢劫罪相比要轻得多,所使用的工具不是具有杀伤力的凶器,如枪、刀,对被告人仅造成了皮外伤。
5、基于被告人家庭情况、个体情况、成长经历与一般的犯罪相比我们应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从宽的一面。
被告人母亲在其两岁时被拐卖至今下落不明,自己在14时就辍学在外打工,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现在父亲又瘫痪在床,无钱治病。19岁的年龄虽然在法律上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但是大多数同龄人在这时仍是学生,其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与完全成熟的人相比仍然有一定距离。
另需要说明的是被告人虽然没有赔偿的实际行为,但其父亲及本人有积极赔偿的态度。同时被告人未能赔偿的原因是其家庭确实一贫如洗无法赔偿,其与那种有钱不赔偿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被告人具有法定的从轻减处罚情节
被告人属于犯罪未遂,按照刑法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