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特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具体行政行为做出之后必将引起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另一方面,这种法律关系的变动必须出于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
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一个行为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者,都不能够被称为具体行政行为。
因此,处分性是具体行政行为的首要特征,这一特征将具体行政行为区别于行政事实行为,以及行政主体实施的其他行为。
二、特定性所谓特定性,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对象做出的行为。
特定性这一特征主要将具体行政行为区别于抽象行政行为与其他属于立法范畴的行为,如制定法律、制定地方性法规等,后者均是针对不特定对象做出的。
三、单方性所谓单方性,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主体的单方意志所决定的行为。
也就是说,单凭行政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足以使这个行为产生效力,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合意。
对于具体行政行为单方性的理解,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注意对行政合同行为的理解。
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前提下,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合同方式,使双方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行为。
第二个方面,注意对行政行为职业培训教育网众意见的理解。
公众参与是行政法上程序正当原则的要求之一,指的是行政主体必须在实施行政活动的过程中,听取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辩和陈述,适当吸收公众意见。
四、外部性所谓外部性,即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针对外部对象、外部事务而做出的行为。
外部性的特征使具体行政行为区别于内部行政行为。
所谓内部行政行为,指的是行政主体对其内部组织或个人实施的行为,说到底,就是行政主体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按照实施对象的不同,内部行政行为可以被区分为针对内部组织的行为和针对内部个人的行为。
针对内部组织的行为,如决定行政主体自身下属机构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或如对行政组织系统内部权力进行的划定、调整等,例如,某市政府决定将城建局的某项收费权划归城管局的行为,就属于内部行政行为。
而针对内部个人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人事关系的处理,如对国家公务员的奖惩、任免、培训,等等。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法律科普文章由律图官方团队出品,文章经过3轮严格审核,内容覆盖常见法律生活场景,聚焦你想知道的高频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