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书既是当事人协商结果的记录.又是仲裁庭认可调解协议的证明。
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对仲裁纠纷案件作出裁决的法律文书。
仲裁调解书与仲裁判决书都作为仲裁程序处理后的司法文书,其内容在法律效力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那么,仲裁调解书与仲裁裁决书的不同点有哪些?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作为劳动仲裁的结案方式,存在着相同的地方:
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送达后,均表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从仲裁法律程序上解决了双方当事人的争议,即意味着仲裁程序的结束;
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在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实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如果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将不予受理。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1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为执行调解书和裁决书而发出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执行。
因而不管是调解书还是裁决书,都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但是还是要注意的是两种结案方式存在着不一样的地方:
(1)生效的时间不同。
“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裁决书并不是送达后立即生效,而是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2)提起诉讼的权利不同。
当事人双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调解书的内容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对裁决书,当事人对其不服或有异议,可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果当事人想尽快结案,使自己的权益得到更快的保护,无疑以仲裁调解书的方式结案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调解方案,自己不是十分满意,不要勉强自己接受调解方案,可以不同意调解方案,要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如果对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法律科普文章由律图官方团队出品,文章经过3轮严格审核,内容覆盖常见法律生活场景,聚焦你想知道的高频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