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碍公务罪的辩护可从多方面展开。
主体方面,需严格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满足妨碍公务罪的主体条件,像是否已达刑事责任年龄等,这是基础的考量点。
主观上,若能证实犯罪嫌疑人并无故意阻碍公务执行的主观意愿,比如是因为存在误解等合理情况,那将是有力的辩护点。
在客观行为上,要细致剖析行为是否真的对公务形成了“阻碍”。
若公务执行存在程序违法的瑕疵,比如没有合法的执法依据,或者执法程序严重不规范,这对辩护极为有利。
同时,危害结果也不容忽视,倘若未造成实际的严重危害后果,就可作为从轻情节来进行辩护。
此外,还可以从犯罪嫌疑人的一贯表现以及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法定或酌定情节入手进行辩护,这些都可能对案件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法律科普文章由律图官方团队出品,文章经过3轮严格审核,内容覆盖常见法律生活场景,聚焦你想知道的高频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