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程期延误违约金的设定通常遵循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的原则。
倘若合同明确约定了违约金的比例或金额,一般不可过高。
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当违约金超过所造成损失的 30%时,便会被认定为过高。
这里的损失涵盖了直接损失,像因工期延误而额外投入的成本等,还包括间接损失,例如预期收益的减少等。
倘若合同未作约定,那么受损害的一方能够依据实际损失向违约方提出赔偿要求。
在判定赔偿金额时,法院会综合考量工程的性质、延误的原因以及对各方所造成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以确定合理的赔偿数额。
总之,虽然不存在绝对统一的上限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过高的违约金主张往往难以得到全部支持。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法律科普文章由律图官方团队出品,文章经过3轮严格审核,内容覆盖常见法律生活场景,聚焦你想知道的高频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