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股东在履行公司出资义务时存在一些关键要点。
一方面,从外观上看,尽管名义股东只是替他人持有股权,但依据公示公信原则,他们有责任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足额缴纳出资。
倘若未履行出资义务,公司的债权人便有权让名义股东在未出资的范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的责任。
另一方面,当名义股东完成了出资义务后,倘若实际股东没有依照与名义股东的约定支付相应的款项,那么名义股东可以凭借代持股协议等相关约定,向实际股东主张违约责任,要求其对出资款项以及可能出现的损失进行补偿。
总之,名义股东务必重视自身的出资责任,同时也要关注后续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事务,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法律科普文章由律图官方团队出品,文章经过3轮严格审核,内容覆盖常见法律生活场景,聚焦你想知道的高频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