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迟延履行主要有两个类型:
①给付迟延
指
债务人在
履行期限到来后,能够履行而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履行的行为。其
构成要件为:
(1)须有合法
债务存在;
(2)履行须可能;
(3)未按期履行;
(4)迟延履行无正当理由。给付迟延依法应承担如下法律后果:
1、支付
违约金或
赔偿因迟延偿付而给
债权人造成的损失,若迟延给付造成债权人丧失履行利益的,债权人可依规定
解除合同,请求
赔偿损失;
2、对在迟延期间因
不可抗力造成标的物毁损丢失的,债务人依法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并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负责。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若债务人能够证明即使其不迟延给付也会发生标的物毁损丢失的,则可免责;
3、符合规定的情况,承担交易价格风险责任。
②受领迟延
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于履行期内履行时无正当理由未能及时接受债务履行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
1、须有合法债权存在;
2、债务人已按期做出实际履行,且履行适当;
3、债权人未按期接受履行;
4、债权人迟延受领无正当理由。债权人迟延受领,依法应向债务人支付违约金或赔偿因迟延受领而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如保险费.提存费.运输费等;若为金钱给付义务,债务人可停止支付受领迟延期间的债务利息;符合规定的情况,债权人还应承担交易价格风险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