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与
犯罪行为都是
违法行为。不过二者在行为构成上和
违法性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行为性质不同。侵权行为具有民事违法性,而犯罪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
刑罚惩罚性。
2、行为侵害客体的范围不同。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要比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更广泛,不仅包括后者的
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还包括其他一些受我国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3、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犯罪行为必须具有
社会危害性。而侵权行为造成的危害往往只是及于个体或集体。
4、
行为人的主观要件不同。犯罪行为要求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达到一定程度,即必须要具备故意或者过失。一般侵权行为的主观要件是过失。如果是故意,则需要考虑危害程度,如果危害达到
刑法规定程度则有可能认定为犯罪行为。
5、行为后果不同。侵权行为依照本法或其他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的是相应的
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形式包括
损害赔偿、停止侵害、消除危险等。犯罪行为是依据刑
法规定承担相应的刑罚的
刑事责任,包括
拘役、
管制、
有期徒刑无期
徒刑或
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