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申请:
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是我国公民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公民,即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
当事人。
法律援助的条件可分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一)一般条件
一般条件是对中国公民普遍适用的条件,它是指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并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我国公民,可以
申请法律援助。
(二)特殊条件
特殊条件主要指
刑事案件被控一方获得法律援助应具备的特殊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
1)盲、聋、哑和
未成年人为
刑事被告人或
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
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
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
2)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
3)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
辩护人,法院指定
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辟谣】
提供法律援助的一定是律师?
真相:不是
解析:
《
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人
民法院
指定辩护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员名单回复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可见,提供法律援助的既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法律工作者。
【提醒】
申请法律援助需要什么证明材料?
公民申请
代理、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1、
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申请应当采用
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