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理前的准备
1、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
当事人及其
诉讼代理人申请人
民法院调查
收集证据和申请
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
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其提出申请的期限不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限制。
2、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后,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并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
1)异议成立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并将
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及相关事项以
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
(
2)异议不成立的,口头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将上述内容记入笔录。转入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的
审理期限自人民法院
立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二、
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的民事案件包括:
(1)
婚姻家庭纠纷和
继承纠纷;
(2)
劳务合同纠纷;
(3)
交通事故和
工伤事故引起的
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
损害赔偿纠纷;
(4)
宅基地和
相邻关系纠纷;
(5)
合伙协议纠纷;
(6)
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三、宣判与送达
1、当庭宣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当庭宣判的以外,应当当庭宣判。当庭宣判的案件,除当事人当庭要求邮寄送达的以外,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领取裁判文书的期间和地点以及
逾期不领取的法律后果。
2、定期宣判定期宣判的案件,定期宣判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
上诉期自定期宣判的次日起开始计算。当事人在定期宣判的日期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不影响该裁判
上诉期间的计算。当事人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并在定期宣判前已经告知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将裁判文书送达给未到庭的当事人。
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第
一审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只适用于
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简易程序
起诉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
传唤方式简便。审理实行独任制,程序简便。
法律依据:
《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转为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