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有没有事,是否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根据《
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取保候审一最长时间为12个月。
期限届满的,公安机关应该及时变更或
解除取保候审措施。但当事人被解除取保候审措施的,并不一定表示所涉及的
刑事案件已经撤销
立案,当事人仍有被追究
刑事责任的可能。取保候审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
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一种
刑事强制措施,最后被解除取保候审
强制措施的情形主要有二种:
1、可能是因为
经侦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
犯罪、或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撤销
刑事立案,从而解除取保候审措施。
2、也有可能是因为12个月的
取保候审期限快到,但案件仍不能
侦查终结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先行解除取保候审,但案件本身并未被撤销,
侦查机关仍会继续进行侦查,如果构成犯罪的,仍可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