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造成他人严重
精神损害的,被伤害的人可以请求
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的
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其他。
精神损害是指自然人因
人身权益遭受侵害而产生的精神痛苦、肉体疼痛或其他精神严重反常情况。在我国目前法律规定框架下,死亡、残疾属于
人身损害,不属于精神损害。但是死亡事实可能导致
近亲属精神损害,残疾后果可能导致被侵权人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从受害的主体上划分,可以分为被侵权人的精神损害与其近亲属的精神损害,我国法律对二者都予以救济;从程度上可以划分为轻微精神损害、一般精神损害与严重精神损害,我国法律仅对严重精神损害予以救济。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
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严重精神痛苦时,
受害人本人、本
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
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法律依据】
《最高人
民法院关于确定
民事侵权精神损害
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