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辩护人的范围包括什么
在
刑事诉讼中,辩护权除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行使以外,还可以由其他人协助行使,即辩护人行使。辩护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帮助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
诉讼参与人。
1、弥补了国家司
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诉讼权利保障的不足;
2、辩护人制度的设立弥补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能力的缺陷;
3、促进了诉讼公正的实现,并在社会中发挥着示范功能,促进法制宣传教育。
在中国辩护人的范围较广泛:
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监护人、亲友都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但是正在被执行
刑罚依法被剥夺、
限制人身自由的人除外。
二、辩护人的责任有哪些
根据规定,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
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1、辩护人为了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这是辩护人应当进行的主要工作,也是辩护人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惟一正确的途径。“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就是说辩护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了解案情,向
被害人或者其他
证人进行调查并收集有关
证据材料时,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注意了解和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没有实施
犯罪行为、或者虽有犯罪行为但同时具有可以从轻、减轻、免除
处罚情节的各种证据,比如犯罪嫌疑人是不是
未成年人,有没有、表现,在中是否起次要作用,等等,并向司法机关提出有关证据和辩护意见。
2、辩护人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根据事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
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必须以事实为根据,而不是猜想、推测,更不是凭空捏造。“根据法律”,就是在事实证据的基础上,以法律作为辩护的准则和依据,无论是无罪、有罪、罪轻、罪重,都要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根据事实和法律”,是辩护人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准则。但如果是为了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免受刑事追究或者
减轻处罚而弄虚作假、违背法律,则不能认为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不是正当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