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
仲裁费用不能支付吗?劳动仲裁不收费,商事仲裁才收费。争议金额一般以申请人在仲裁请求书中所写的请求数额为准,其请求数额与实际数额如有出入,以实际数额为准。案件处理费按实际开支数额收取。具体如下所述:
当事人在提出仲裁申请时,应按照
仲裁委员会制定的收费标准,预交案件仲裁费用,仲裁费用包括
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具体标准见相关文件)。仲裁费用通常包括
仲裁机构的管理费、
仲裁员的报酬和支出以及办理仲裁案件所发生的其他合理的、实际的费用,诸如仲裁庭聘请专家、鉴定人和翻译而发生的费用,
调查取证费用等。仲裁费用,是指仲裁机构根据仲裁规则或者国家的有关规定,向当事人收取的办理
纠纷案件所需要的经费。仲裁费用一般分为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所谓案件受理费,是指仲裁机关办理案件所支出的费用。所谓案件处理费,是指
败诉方补偿
胜诉方因办理案件所支出的费用,其中包括:
律师费、
鉴定费、勘验费、
差旅费和
证人的
误工补贴及食宿费。二、经济仲裁与经济
诉讼相比有哪些特点仲裁与诉讼是现代社会两种并行的
纠纷解决方式,对于涉及财产利益的民事经济案件(个别类型案件除外),当事人可以合意选择向仲裁委员会
申请仲裁,也可不选择仲裁而向法院提
起诉讼,但如果选择了仲裁(订立了仲裁协议或条款),则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不能向法院诉讼,仲裁协议或条款无效的除外。仲裁相比与诉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仲裁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前提,双方当事人须在纠纷发生之前或之后达成仲裁协议,否则仲裁机构无权受理
2、仲裁机构具有可选择性,纠纷的双方可以协议选择某个仲裁委员会作为纠纷的解决机关
3、仲裁员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
4、仲裁过程以不公开为原则,具有保密性
5、仲裁以“一裁终局”为原则,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不可以上诉经济仲裁和经济诉讼是两种不同的调解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可以合意选择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不选择仲裁而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前提,仲裁机构具有可选择性,仲裁过程以不公开为原则,具有保密性。
经济仲裁费用不能支付吗?
实践中,当事人在因某项纠纷而申请仲裁后,有关仲裁机构受理后会作出仲裁裁决,劳动仲裁中亦是如此。仲裁裁决是具有一定的效力的,具体来说,劳动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怎样的呢?在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如果
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这是劳动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下文将一一为您展开介绍。
一、劳动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怎样的
仲裁裁决是仲裁庭做出的、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具体解决争议的决定。仲裁庭处理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
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
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
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
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中的部分事项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涉及多个劳动者的劳动争议做出仲裁裁决后,部分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裁决对提出起诉的劳动者不发生法律效力;对未提出起诉的部分劳动者,发生法律效力,如未提出起诉的劳动者
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二、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
根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有
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
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
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
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
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由此可见,劳动者如果仅对程序置疑,可以提供
证人证言加以证明,从而主张撤销该裁决。同时,根据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劳动者仅对实体不服的话,必须把握15天时效,及时起诉。若程序、实体都不服,应同时提起申请和起诉。上文中都有为您详细进行了介绍,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根据上文的内容我们知道,如果对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服,是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的。如果您有遇到类似的情况,您可以在时效期内向法院起诉。不过,为了减少诉讼中的败诉风险,您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相关证据资料的准备。如果您对于证据的收集有不了解的地方,要及时咨询劳动争议方面的专家律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