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济纠纷仲裁受理后多少天结束仲裁?经济纠纷仲裁一般需要五十日,长则六十五日。根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
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
劳动争议事项向人
民法院提
起诉讼。以及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
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因此,经济纠纷劳动仲裁一般需要五十日,长则六十五日。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
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 ,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
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
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二、劳动仲裁和经济仲裁的区别是什么?
1、仲裁的对象不同,劳动仲裁的对象是
劳动关系纠纷,经济仲裁的对象是
经济合同纠纷。
2、
仲裁程序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劳动仲裁适用《劳动争议
仲裁法》,经济仲裁适用《仲裁法》。
3、仲裁委员会不同,劳动仲裁委员会是劳动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经济仲裁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组织。
4、仲裁的效果不同,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经济仲裁不服的除有特定理由外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综上所述,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经济纠纷仲裁受理后多少天结束仲裁?
对于一个
劳动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每个月领取的
工资,这个大部分劳动者每个月生活的来源保障,如果遇到
拖欠工资的情况,用人单位是要进行补偿的,下面大家就跟一起来看看拖欠工资
经济补偿金是如何计算的吧。一、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是如何计算的
1、用人单位
克扣或者无故
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
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
劳动报酬、
加班费或者解除、
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
赔偿金:
(1)未依照
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
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
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
支付令。二、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
农民工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
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
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
民事诉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爬楼、堵路等过激行为和
暴力等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否则,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刑律被
追究责任。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赔偿金是要分情况计算的。如果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不支付工资,则要加发工资报酬25%的赔偿金;如果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限期内仍不支付工资,则要按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现在大家都知道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了吧,感谢您由劳动纠纷
律师的为您带来的文章,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有关于
工资福利方面的相关
法律知识,不妨详情咨询我们劳动纠纷律师网站的在线律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