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的责任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划分的,是根据双方
当事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程度来确定。交警的责任划分结论将会是下列五种责任情形之一,即一方负“全部责任、
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无责任”。则承担不同的责任,承担的
赔偿责任的比例也会不一样,因为赔偿责任是以承担的事故责任为主要依据的。
2、 关于
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
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
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
财产损失的,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
逃逸”情形。其次,
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
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
证据才能得出。
3、
自首是一种
量刑情节,是一种认罪态度的体现,事故发生后有自首情节,没有逃逸行为的有可能会征得对方的谅解,减轻民事上的赔偿责任,在
刑事中也可以作为减轻
量刑的参考,从而增加被
判缓刑的可能性,但具体能否减轻责任,还是需要结合事故的综合情况而定。 回复不全面或者需要详细咨询的,点击头像进入个人首页,可查看手机号,直接电话联系或添加微信,手机号也是个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