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挪用公款20万
追诉时效是多久
挪用公款20万属于
挪用公款罪中,处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的情况,故而,其追诉时效为5年。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
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
追诉时效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八十七条):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
徒刑、
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怎样认定挪用公款罪
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
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
使用权,同时
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还因此获得收益。而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性的权能,因此对所有权权能的侵犯也必然是对所有权的侵犯。所有权被侵犯并不意味着所有权转移。
主体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
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
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客观要件
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
挪作他用,其
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但其主观特征,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至于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营利,有的出于一时的家庭困难,有的为了赞助他人,有的为了从事
违法犯罪活动。动机如何不影响该罪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