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精心把握衡量金额的界限,以更为精确地去辨别
知识产权侵犯与
民事侵权行为之间的差异性。
违法所得的数额具有显著影响,且在金额庞大甚至存在其他严重情况时,可以成为明确区分知识产权侵
犯罪行以及民事
侵权行为的关键依据。
尽管存在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害行为,但如果尚未达到足以构成犯罪所需的数额或者情节轻微,这通常仅仅由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而非严重的
犯罪行为,因此无法按照
刑事法规进行
处罚。
根据最高人
民法院对此问题的权威解释,此处所谓的“违法所得
数额较大",是指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应高于人民币2万元,单位违法所得数额须超过人民币10万元;
在此基础上,同时满足以下三种情形中的任何一项便为“有其他严重情节”:
(1)因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遭到过两次以上的
行政处罚或者
民事赔偿,现再次侵犯同类知识产权;
(2)个人的
非法经营数额超过人民币10万元,单位的非法经营数额则达到人民币50万元;
(3)另外也需具备其他足以导致严重恶劣影响或构成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
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
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
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
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