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
起诉讼并获得法院
立案受理:
在提出
离婚诉讼之前,首先要进行的便是立案和
证据收集工作,这项工作通常委托专门从事
离婚业务的
律师来处理,他们将收集相关证据、准备充足的案件资料并精心撰写
离婚起诉状,随后再提交至被告所在辖区的人
民法院进行审理。
2.法院收案及调解工作:
当您将整理好的
起诉材料提交至法院时,他们将会对这些材料进行详细审查,确定其是否足够全面完整,如果发现资料不够充分,可能还需进一步补充提供。
若材料齐备,法院则会接受全部材料,但此时并不收取任何
诉讼费用,只是发放一个调解案件编号用以区别。
根据相关法律
法规,所有离婚案件均需先经调解才能继续后续审理程序。
调解期限一般暂定为两个月,如果在此期间未能达成共识,便会直接转入下一环节。
3.公开审判与
证人出庭:
在经过了调解阶段之后,如调解未果,法院将依法进入
诉讼阶段,出具相应的诉讼案件编号,并通知您缴纳诉讼自理费用。
大约一个月左右,法院将会安排公开审判程序,在此过程中,法官将会指示双方提供证据、互相质询、表达各自观点等事宜,以便法庭能准确掌握案情实况。
4.裁判法官作出裁决:
审判活动结束大约一个月之后,法院将会按照流程公布最终裁决结果。
这份裁决书将明确判定是否批准
当事人夫妇离婚。
若对此结果有所不满,可于收到裁决书次日起15日内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法院接到上诉请求后,将再次立案、审判以及裁决,直至整个案件告一段落。
5.
执行措施:
如若
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涉及
财产分割等重大事项,您有权依据裁决结果向法院
申请强制执行。
此类情况中,例如房产所有权变更登记、
机动车所有权更换登记等执行内容,如遭对方拒绝配合,法院具有权利采取严厉手段执行所有权的变更手续。
此外,法院还有权通过拍卖方式执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
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
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
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
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